标签:
陈君石食品安全工程院食品安全论坛健康杂谈 |
分类: 谈食品安全 |
第一,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零”风险。对于驾驶汽车、乘坐飞机带来的交通风险,人们普遍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但食品安全方面哪怕存在一星半点儿的风险,消费者都认为是不能接受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却是不科学的。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零”风险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每年造成的得病和死亡人数惊人,特别是儿童。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约有数百万人。食源性疾病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的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反而是化学性污染被摆在了第一位。由于不能“吸引眼球”,媒体对食源性疾病的报道也远不如报道化学性污染的积极性高。这并不是说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是问题,但非法使用不符合我们国家的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较之食源性疾病,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是小而又小。当媒体热炒苏丹红时,人们不知道,实际上,非法添加苏丹红的辣椒酱对于人体的健康的可能危害远比不上一次因为吃坏了而引起的拉肚子。
第三,从政府部门到普通民众,都把食品的假冒伪劣一概而论地与食品安全划等号,无形中夸大了食品安全问题。什么是食品安全?如前所述,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着重强调的是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固然某些假冒伪劣食品(比如把工业用甲醇作为原料勾兑白酒)也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但不能就此把大量假冒伪劣、却不一定对消费者造成健康影响的产品都与食品安全划等号。这是两类性质不同的问题,将二者混为一谈,会干扰到问题的解决,因为,假冒伪劣和食品安全,应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来负责解决。
第四,将被致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苏丹红是致癌物,苏丹红污染的辣椒酱是被致癌物污染的食品,固然不该生产、不该出售,应予取缔,但与“致癌食品”毕竟是两个概念。然而,在报纸上却一律变成了“致癌食品”,甚至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丙烯酰胺的炸薯条也被扣上了“致癌食品”的帽子。什么叫致癌食品,就是吃了会致癌,可苏丹红仅仅是动物致癌物,丙烯酰胺目前只被定性为“人类可能致癌物”,都比不上烤羊肉串、北京烤鸭的皮里含有的苯并芘,那可是实打实的“人类致癌物”,而这类致癌物,在人们的食物中还有很多。所以,不必谈致癌物色变。
第五,认为不合格的食品等于有毒食品。曾几何时,“毒瓜子”在媒体报道中满天飞。所谓“毒瓜子”,就是指在外皮上涂了矿物油的瓜子,生产者的目的很明显——让瓜子的外观更光亮诱人,也有利于保存水分。由于矿物油未被我国有关部门批准为食品添加剂,这种做法属于非法使用,因此产品不合乎食品卫生标准,取缔、下架、回收,都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瓜子就是“有毒食品”。要知道,临床上用于通便的液体石蜡(口服用)就是矿物油,而食品级矿物油则是国际上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涂抹了矿物油的瓜子怎么就“有毒”了呢。
不言而喻,上述各种误区的存在使人们对于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判断发生了偏差,以至于出现了“我们还能吃什么”的疑虑。
应对措施:遵循风险分析框架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又该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现在国际上已经成熟并得到公认的方案是“风险性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由三部分组成:风险评估、风险性的管理和风险性信息交流。
风险性评估完全是专家行为,是专家基于科学依据对某一种食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危害(不管是某种微生物的,还是某种化学物质的污染)进行定量的评估。比如说苏丹红,它对消费者的健康有没有危害、消费者能摄入多少、食用后会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吃多少是安全的、吃多少是不安全的,都需要通过危险性评估来回答。这是一个纯科学的过程。
然后,专家把这个科学评估的信息传递给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决策者,由制定法律、法规、标准的政府决策者根据风险性评估结果来制定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措施,当然,还要考虑当时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和饮食习惯等因素,这个过程叫做“风险性管理”。
科学家除了把评估结果及时传递给政府决策者,也要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相关方,这就是“风险性信息的交流”;管理者制定了决策和措施以后,也应该以透明的方式传递给利益相关方,这同样也是一种风险性信息的交流。所谓的利益相关方,除了政府、专家外,还包括消费者,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组织等。在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还要保证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
伴随着评估、管理和交流这三个部分的逐一实现,人们就能够对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形成正确、科学的认识;然后做出基于科学的、适合于国情的决策进行管理。
假如我们能够遵循这样一个框架来处理食品安全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信食品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少,虽然它永远不会被彻底消灭,但至少“我们还能吃什么”这样的不正确的言论,将不会再出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