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哲学的核心
(2016-03-06 00:04:52)我们为什么要向稻盛和夫学习?
有三大原因:
首先,表面的原因在于——稻盛和夫是“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他是日本“经营四圣”中唯一健在的一位,他是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KDDI)的缔造者,他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日航)的拯救者,他是拥有近6000名企业家塾生的盛和塾的塾长,他是享有“亚洲诺贝尔奖”美誉之称的京都奖的发起者……可以说,稻盛和夫的成就,是几百年以来,作为企业人所能获得的最高成就。
其次,根本的原因在于——稻盛和夫的成功对社会有益。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强调“敬天爱人”、“行善利他”所导致的成功背后,带来的是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的美好前景。
最后,深层的原因在于——稻盛和夫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比尔·盖茨的成功是天才式的成功的话,那么稻盛和夫的成功绝对就是凡人式的成功。年轻时的稻盛和夫,是一个典型的“三无人员”:无特殊天赋、无显赫背景、无天赐好运。如果他都能获得如此巨大的、举世罕见的成功,同样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获得普通的、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岂不是易如反掌?!
总之,稻盛和夫的成功是企业界极其巨大的成功,是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功,是能够被我们所学习掌握的成功。
我们向稻盛和夫学什么?
2009年11月, CCTV记者问稻盛和夫:“当听到别人称您为“经营之圣”的时候,您有什么样的感想?”
稻盛和夫答:“我不是经营的圣人,我是个普通人。我只是努力从中国的圣人、贤人那里学习他们的思想,然后竭尽全力去实践这些思想。另外我还有一个宗教的背景,它就是佛教。我把中国古圣先贤的这些哲学思想,还有宗教里优秀的哲学思想,作为我人生中的行动指针,然后进行实践。很多人把我称为‘经营之圣’,我感到有些过奖了,如果说我是‘经营之圣’的话,那么学习这些哲学思想的人,人人都可能成为‘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的回答可以这样理解:他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吸取了古圣先贤、宗教智慧等优秀的“哲学思想”,并作为人生的行动指针去虔诚实践。换句话说,这些“哲学思想”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也就是说,按照这些“哲学思想”去行动的人,都有可能获得同样的成功。
把被稻盛和夫所吸取、所发展、所领悟、所检验的“哲学思想”,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升华,得到的对我们有系统性指导意义的知识,就是“稻盛和夫哲学”。
我们所要向稻盛和夫所虔心学习的,自然就是“稻盛和夫哲学”。
作为稻盛和夫的崇拜者和稻盛思想的传播者,我深信,“稻盛和夫哲学”能够为人们实现美好人生、为经营者建设伟大公司、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为人类推动持续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因此,认真的研究“稻盛和夫哲学”,成了我天然的责任;更何况,这同时也一定是我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
稻盛和夫哲学的核心是什么?
稻盛和夫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敬天爱人。
所谓的敬天,即敬畏上天,意思是说,我们虔诚的遵循宇宙意志和客观规律,追求共生共存。所谓的爱人,即热爱众生。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热爱工作、热爱自己、热爱公司、热爱祖国等等。
而“敬天爱人”的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当中来,就是要求我们“恪守正确的做人准则”。
所谓的“正确的准则”,比如: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之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与此相对的“错误的准则”,比如:态度消极、否定,缺乏协调性;阴郁、充满恶意,心术不正,想陷害他人;不认真,爱撒谎,傲慢,懒惰;自私、贪心、爱发牢骚;憎恨他人,妒忌他人;等等。
“恪守正确的做人准则”,其本质就是利他,当我们以它作为我们的指针时,我们实际上就抛弃了很多人所采用的只要对“对自己有利”就行、只要“对本公司有利”就行的自私的行为准则。
因为“正确”,所以能够被全员认同并共有;因为“正确”,所以能得到合作伙伴的认可和支持;因为“正确”,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鼓励。换句话说就是,“恪守正确的做人准则”,就会“人心所向”;只要“人心所向”,就会“所向披靡”。
基于此,稻盛和夫认为,京瓷的成功,不是因为很多人认为的拥有先进的技术、赶上了时代潮流,而是因为有正确的判断基准和行为准则。他进一步说:“我认为,京瓷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原因。”
说实在的,从道理上来讲,所谓的“敬天爱人”、“恪守正确的做人准则”非常简单,很容易明白,甚至我们从小就知道。因此,评判对一个道理的理解,不在于我们是否“知道”,而在于是否“悟到”,更进一步,则在于我们是否“做到”。要想“悟到”,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的去揣摩和体会;而要想做到,则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
“做到”到底有多难?曹岫云老师《稻盛和夫》一书中,收集了一个叫“白乐天悟道”的故事:
中国唐朝时代,在杭州有一位名叫道林的禅师。著名诗人白乐天(白居易)当时就在那儿当地方官。道林禅师有一个奇特的行为,就是喜欢爬到大树上打坐。
白乐天来访时,看到树上的禅师,不禁叫道:“好危险啊!”
禅师答道:“不,你才危险呢。”
白乐天莫名其妙,“我双脚站稳在大地之上,有何危险?”
禅师答:“树木因火而燃烧,那么人呢?人会不会因为自身的欲望而毁灭呢?!”
白乐天觉得禅师所言甚是,进而问到:“禅师认为佛教根本的教义是什么?”
禅师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白乐天很诧异:“这种道理三岁小孩也会讲啊?!”
禅师答到:“三岁小孩也会讲的道理,八十岁老人可能都做不到。”
听完禅师之言,白乐天点头称是,拜谢而归。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两个道理:
其一、因为人本性当中自私、贪婪的欲望的无所不在,因此,要想从内心深处接受“敬天爱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样原理原则,不容易。要想明道,要想平安幸福的度过一生,首先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欲望。
其二、很多道理,“三岁小孩都知道、八旬老翁做不到”。稻盛和夫认为,不要说普通人很多做不到,就是很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也做不到,因为他们做不到,因为他们抛弃了简单的善恶标准,才使得曾经显赫一时的企业轰然倒塌,他们自己也身败名裂。
因此,如果说稻盛和夫哲学的核心是“敬天爱人”的话。那么什么才是学习稻盛和夫哲学的核心?答案就是:千万不要满足于“知道”,止步于“悟到”;最重要的是要以顽强的意志去“做到”,“做到”才是根本!
稻盛和夫哲学的内容框架是什么?
稻盛和夫1959年开始创业,至今半个世纪有余,期间历经的辛苦与坎坷、历经的世事与沧桑、历经的领悟和洞彻,难以计数。例证之一就是:到2010年6月为止,在我们中国出版的稻盛和夫本人所著的书籍,就有《活法》、《干法》、《阿米巴经营》、《人为什么活着》、《稻盛和夫自传》等十几种。
稻盛和夫的思想虽然浅显易懂、简单直白;但表象的背后是对复杂世事的深刻洞察。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言:“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以稻盛和夫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如此众多的言论著述,对普通的读者来说,要想用最短的时间理解并领悟到稻盛和夫哲学的精髓,就变得有些困难。这客观上需要我们有一个简明的研究框架。通过这个框架,让不同的人各取所需,让我们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把握稻盛和夫哲学的精髓和要义。有了这样的框架,即使不进一步广泛阅读稻盛和夫的著述,也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和实践;有了这样的框架,可以对我们深入全面的学习提供重要的指引;有了这样的框架,可以让我们将所学所悟进行更好的总结和梳理。
我想这就是我作为稻盛和夫哲学传播者最重要该做的事情之一;这也是我写作稻盛和夫普及性、研究性专著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该书将在2010年年内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敬请关注)。
那么这个框架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以我半年来的潜心思考和感悟,我把稻盛和夫的哲学分成五大模块:人生哲学;经营哲学;领导哲学;工作哲学;伟大基因。
人生哲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过好人生?
经营哲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如何办好企业?
领导哲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做好领导?
工作哲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干好工作?
从逻辑上来说,作为企业人,干好工作才有机会做领导;做好领导才有机会负责企业全局;而办好企业的企业人,才有可能度过一个了无遗憾的人生。
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掌控万事万物的宇宙的规律,从规律出发,明确我们人类的使命是什么,我们人生的使命是什么。然后,透过我们个人奋斗与自我修炼,让自己美梦成真,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
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企业存在的根本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方面在哪里?成功的根本规律是什么?企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运用什么样的关键方法?由此,我们才能打造一家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伟大公司。
对于企业的管理干部来说,如何认知管理自己与领导他人的关系?领导者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系统提升?领导者个人修炼的方向在哪里?由此,我们才能让自己逐步向着卓越领导人的方向迈进。
对于一个企业人、工作者,尤其是进入职场不久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工作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当中要恪守什么样的原则,坚持什么样的理念?如何创造工作的奇迹?由此,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潜力、做好本职,实现职业的突破。
当然,以上四大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不能截然的分开。而贯穿这四大方面的核心、要做好这四大方面需要共同遵循的根本原则、能够被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更直接借鉴和运用的东西,我把它理解为“伟大基因”。
伟大基因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复制成功?
成功分两种:天才式的不可复制的成功;以及,普通人的可复制式的成功。稻盛和夫很显然是属于后者。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复制这种成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应该共同遵循的成功的规律是什么?我想,这些东西就是“成功的基因”,拥有了“基因”,就近乎于让成功成为了必然。成功者绝对不是用来羡慕和崇拜的,而是用来指引我们自身成功的。我想,这就是像稻盛和夫这样伟大的成功者,最需要我们洞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