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行(四)

(2012-03-02 17:19:25)
标签:

成都

杜甫草堂

意境

原创摄影

杂谈

分类: 东游西行

    离开洛带古镇,我们回到成都市区,杜甫草堂我们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细雨中的草堂,别有一番意境,闲庭信步在幽静的院内,让我们浮想联翩,思绪穿越到了唐朝那个年代,想象着古代文人的生活。

    我们一行都觉得在雨天来杜甫草堂来对了,撑着伞,踩着落叶,听着雨声,透过浓郁的树林欣赏小河古建筑,实在让人心旷神怡。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杜甫当年来到成都时,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自己建立了杜甫草堂,由于当时贫穷,他还写了不少诗来向当地的社会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树木,自己亲手栽培,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块宝地,便依溪而建。

    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 1997年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成都行(四)

 待续未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都行(三)
后一篇:成都行(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