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多形态标志设计及视觉延展,是未来标志发展趋势!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山之石 |
近年来,标志在表现形势上值得瞩目的就是“多形态”标志的不断涌现。
客户
葡萄牙的Casa da Música博物馆的形象标志的多种形态,是为了呼应这座著名的建筑物外观的不同观察角度。由于这座博物馆的外观本身就比较特殊,角度感很强,使其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形态成为了可能。但实话说,这个标志,如果单单看其中一个,总感觉缺乏一点美感,但由于这里有一个很有力的理论在背后支撑,整体来看,就给人一种视觉吸引力。
客户: ITI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iti.gif
客户: Nordkyn
该标志我们曾经详细介绍过,时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个标志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用得最好的一个。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nordkyn.gif
根据设计公司所述:其中的蒙特利尔大学的设计师分别与两个开放资源Scriptographer (软件插件)及 Fontstruct(字体设计软件)合作,产生了60个符号,其中包括电路板、地图、建筑及城市等构图。这些图象,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叠不同的元素使用。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mml.gif
客户: 东南亚当代艺术中心 SECCA
这个标志,是为了“传达一种持续的流动,标志字母的移动及变化,呼应了该艺术中心不同的艺术展览及各种活动”。这个标志应该说虽然采用了动态形式,但品牌形象仍然很清晰,而且在视觉上来说也显得很有吸引力。不过如果说因为不同的展览及活动就有理由采用一个动态型的标志,那我在想,这个世界上99%的公司都可以找个类似的理由来做了:要呼应我们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服务,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营销,不同的地区,不同的……。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secca.gif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logo_fast-again.gif
客户: Get Up Hair
Get Up Hair是西班牙一个儿童DIY的印章画品牌,小孩子可以通过各种印章来互相配合,形成不同发型及形态的人物及其它元素。由于产品本身就具有一种“混搭”的使用体验,所以在品牌上也体现这种互相搭配也顺理成章。标志同样由各类印章风格的图案构成,配合不同的元素形成了一系列的感觉。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getuphair.jpg
客户: New
Museum
位于纽约的NEW
MUSEUM博物馆其外观呈现一种不规则及奇特的图形,设计公司直接利用这个特别的外观图形作为一个窗口,在里面置入各种不同的图形元素,而产生一系列不同感觉的标志。这也使到这个图形成为一个灵活的设计元素,可以在各种设计版式中置入进行某种强调。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ny_new_museum.jpg
客户: MIT Media Lab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标志的宗旨就是传播与资讯通讯科技终将汇聚合一及人类感官与科技的汇合。标志通过三个点,代表研究员、职员及学生三者,所投射的图象来汇合,呼应了实验室中三者的智慧交流及整合。实验室的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取其中一个自己喜欢的图象作为标志来做设计自己的名片及其它材料。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mit-media-lab.jpg
客户: PWC(普华永道)
正如我们以前对这个标志所介绍的一样,标志给人一种不断的扩张与构建,通过对方块形的灵活变化,使其标志可以适合于多种媒体的空间版式,从而给人一种力量感及灵活感。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pwc.jpg
客户: Knopf出版社
著名的图书出版社Knopf出版的每本书上的标志几乎都不一样,这一切都要看具体所出版的内容及不同设计师的发挥。这种做法其实是挺骇俗的,可以说是对传统标志理论最彻底的背叛,其标志象是一个开放的资源,但如果在一个基本的规范之下,通过每个不同设计师的变化,又给人另一种的整体品牌风格——这种操作方式,还似乎仅此一家。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knopf.jpg
客户:MTV
这个标志其实与上面所介绍的NEW
MUSEUM有点类似,它同样将标志作为一个展示不同内容的窗口,而MTV又是一个电视频道,似乎这样做有更合理的依据。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mtv.jpg
设计: NYC Inc
Company
作为纽约市的标志,同样采用了填充式的标志。通过不同的图片及颜色,使品牌形象千变万化,我的感觉是整个形象过于喧哗,刺眼,不过或许这也是纽约市给人的第一印象。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nyc.jpg
客户: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纽约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的标志在一个固定的形状统领下进行各种可能的变化,对于艺术及设计,本身就是充满变化的对象,所以将这个概念应用在标志中,同样有一种合理性。也正是这个原因,对于一些同类型与艺术或设计相关的项目时,采用这种非固定的标志似乎是具有一种很强的理论支撑。
http://www.hexanine.com/zeroside/wp-content/media/2011/03/blog-ma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