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江堰的学生来我家 (二)

(2010-07-19 17:26:40)
标签:

都江堰

援建

住家式

接待

游览上海

杂谈

分类: 宝贝篇

    第二天八点要送两位孩子到少年宫,我6:30闹铃,起来为他们做早饭:水果、鸡蛋、豆奶、三明治。本来准备7:15叫醒他们的,想不到我还在做早饭时,就听到了有人起床的声音,一看杨锋已经穿好衣服在洗漱,我问,睡得好吗?他笑笑,不习惯吧,他还是笑笑,我又问,早饭你先吃,还是和杰一起吃,他说一起吃。我赶紧去叫醒儿子,只见儿子睡眼惺忪地勉强起床,呵呵,谁叫他睡得晚呢!

   这一天我陪着他们俩去少年宫的,一路上也为他们留了影,有趣的是,过了长宁路,儿子口里开始念念有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原来今天早上在两地学生交流会上,儿子要上台演讲,心里稍许有些紧张,正在试试看呢,杨锋看到此景,也笑了。

    来到少年宫,看看时间还早,我为他们在各处又记录了一下。

    走进白云楼,其他孩子们其实早就到了,我找个边上的空位坐了下来(后来我知道,那天作为家长留下来的就我一位,其他送到后都走了,呵呵,我是不是太起劲啦!)

    昨天是老师的介绍,今天是孩子们的自我介绍,我们这一对介绍得不错,杨锋介绍中讲到了“杨家将”“雷锋”,表明自己以后也要成为一名不凡的人。儿子讲到了中国古代有名的侦探“狄仁杰”,以及李清照的诗句,也很有联想,有意思。

    在介绍学校时,由都江堰学校开始,他们一边放碟片介绍都江堰美丽的古都,及重建后的美丽校园,一边十几位学生在前面做手势及朗诵,是有备而来,非常认真。上海先有西郊中学放视频介绍他们学校的风貌。然后就是儿子的娄山中学,只见儿子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尊敬的领导。。。。。。”,我赶紧走到前面,用相机拍摄录像,想带回家给他爸爸瞧瞧,儿子走下讲台时,他们学校的谢老师给他翘起了大拇指,我按下录像的结束键,才吃惊的发现刚才因为紧张兴奋,竟然忘了按录像键,我竟然录了个空,啊,太不应该了,太遗憾了,这个错误是不能原谅的!接下去,是长宁的一所小学的介绍,也是视频,最后想派个学生代表发言,也因没什么准备而放弃,最后是西郊小学,由带队老师介绍,内容太杂,效果不怎么好。总的印象,还是儿子这样的演讲比较好,一方面是由学生上台,有主人翁的意识,以点带面,充分体现出上海普通学子积极向上精神风貌,这样似乎更加真切,有感染力。

    我轻轻和儿子打个招呼,悄然走出了少年宫。接下去,他们将参观长宁民俗博物馆,宋庆龄陵园,城隍庙,浦江游览。而我回家收拾房间,分门别类洗晾衣服。这几天我多了个儿子,也将为他忙碌。

    本来浦江游览是看夜景,计划是晚上21点回到少年宫,事实上,他们19:30就踏进了家门。他们直呼累死了,我倒替他们惋惜,大上海的夜景没看见,多遗憾!明天是他们这次行程最重要的一站----参观世博园,老师要求每个人带把折叠椅,排队累了,可以随处坐一下,为了不让他们明天受累,我为他们准备好西瓜,马上直奔家乐福,路上看见有个小女孩坐在一个轻便的塑料折椅上,问哪儿买的,她说在世博园门口,逛遍了家乐福,只看见木头做的折椅,垫了垫重量,还算蛮轻的,便买了两把。

    回家分别装好塑料袋放进了两个孩子的双肩包里。然后看了儿子这天拍的照片。杨锋说在老家,他们家的经济条件还算不错的,所以哦,我看见他有一个不错的手机,还有一架新的佳能照相机。不一会儿,杨锋想睡了,想想也是呀,昨天旅途的劳累,晚上也没睡踏实,再这样一天的奔波,确实太累了。我想,那一天,杨锋一定睡得很实。

    而我马上把他们一天的照片倒出来,明天可以开始帮杨锋整理照片了(我有个计划,等最后一天到来时,我要送给杨锋一册有纪念意义的上海行照片集)。

 

  清晨,行走在愚园路上~~

都江堰的学生来我家 <wbr>(二)


  坐在少年宫的长椅上~~

都江堰的学生来我家 <wbr>(二)


  交流会上都江堰的孩子们~~

都江堰的学生来我家 <wbr>(二)


  在宋庆龄的陵园里~~

都江堰的学生来我家 <wbr>(二)


            浦江游览~~

都江堰的学生来我家 <wbr>(二)


   两个都江堰的小伙伴,边上那个带眼镜的孩子和儿子气味相投,后来成为好朋友~~

都江堰的学生来我家 <wbr>(二)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