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姑娘一进公司,大家对她都很有好感,外貌可爱甜美,乌黑的头发,白皙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会说话、乌黑发亮的眼睛。平时打扮得文静而有品位,一看就知道是个家境优越、有教养、小家碧玉型的女孩,最主要的是画得一手好插图,绘画功底了得,她用的本子都是自己做的,精巧、别致、漂亮。
我们在背后有时也议论,这样的小姑娘以后一定会嫁一个年龄长些,事业、前途好的、家庭背景相仿的男人。
后来听说她和一个年龄比她小,专业没他出色,家庭背景似乎也大相径庭的同办公室的男孩谈朋友;去年又听说他们结婚了,我们都瞪大眼睛,差点没昏过去(哈,可能是我们太世俗了~~)……
前段时间,她的小老公辞职了……
再过段时间,她也从这么好的单位跳了出来……
再再后来,就是知道她开了家小店。
和她爸爸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家居住在上海"上只角",家族世世代代都吃"工商"饭,有关这类书籍家里是一摞一摞的,大概是女孩子,对这些不感兴趣,而对她妈妈从小给她学习的绘画却充满了兴趣,并一路坚持下来。
这次能勇敢地作出这样的决定,她父母的支持,也是蛮关键的。尝试一年,无论是亏是赢,饭总保证给他们吃饱。
他爸爸很有生意头脑,"和气生财"呀,"酒香不怕巷子深'呀,口碑的重要性,做生意先要做好人,再谈赚钱,等等,是一套又一套的,且句句在理!并告诉我们今天是开店整整一个月,已经有不错的赢利了。
后来又从小姑娘的口中得知,他爸爸提前两年退休了,现在是上海保护古建筑协会的成员,两年里出了三四本书,还经常去演讲。
看着眼前的她爸爸,我突然很想要了解他对自己女儿婚姻的看法,她爸爸也是个性情中人,话匣子既然已打开,也就真切地表露出了他在这件事上对自己女儿的失望,他看重的是门当户对,是人的才华。但女儿一意孤行,最后怕"犟"女儿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只能勉强答应。还有就是面子,因为这样的选择,婚礼很简单,不想请更多的朋友。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换位想想,也真是很理解她爸爸。
随着一辆白色的车子(陪嫁)进入我们的视野,她爸爸说:他们来了!
虽然已经结婚,但小姑娘还是象小燕子一样,欢快地奔向我们,并一一和我们拥抱。随后她的小老公也跟了进来。
时间已经蛮晚了,他爸爸让女儿带我们一起去吃饭。
小店周围的环境很好,我们进了一家西餐厅,每人点了份套餐。
我举杯提议,祝贺他们,在一阵"丁冬"声后,小姑娘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这两年我觉得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在自己身上有许多变化,以前的单位给了我珍贵难忘的学习经历和机会,知道了做事的方法和思路,非常感谢有这样的经历。
结婚后,生活过得安逸平静,有一天我问一个也刚结婚的同事,他的叙述和我的如出一辙,心想,难道我们这么早就要过象我现在爸爸妈妈那样的日子吗?好不心甘呀!
开这家店也没经过深思熟虑,一天在网上看到了这个地段有转让的店铺,就过来看看,那天是个雨日,街上好安静,雨中的老洋房,这种感觉非常好,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当时就决定在这里开店。
当精打细算布置好店面,心里还是蛮虚的,房租能做出来吗?会有人来吗?
第一笔买卖我清晰地记得,是个为孩子买东西的台湾妈妈,一件小东西,我为她包装得地道漂亮,她连说不要这样麻烦的,我告诉这位妈妈:你是我第一位卖家,我高兴。
以后的日子里,小店生意非常不错,口口相传,许多是回头客。
有一天来了位客人,他看到我们在画画,就和我们聊了起来,从设计到绘画,从中国元素到怎样运用这样的元素,说了一个多小时,非常有一套,还有……
我突然觉得天地很宽,虽然是小小的店,却打开了一扇大门,比起以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这样的日子更充实、更具挑战性。
我们想以后还要去国外看看,充电学习,还要创造自己的品牌,现在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当我问她如果生孩子了怎么办,她乐观地说:
我觉得好多人把事情都分开来想,其实许多事情都可以并行的,我想,当我怀孕了,我就设计一系列孕妇的用品,因为我有切身的体会;当我有宝宝了,我就创造小孩的品牌,因为我有情感在里面;总之,一切都是可以快乐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好有意思的女孩子。
时间过得很快,要不是我们接下去还有事,小姑娘还会继续畅谈她的想法……
分手了,他们朝着小店,一个温暖可爱的家走去。
看着他们慢慢远去的背影,我和朋友感慨万分: 年轻真好!
生活的路是他们自己走的,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只要他们幸福就可以!

左边的橱里是一些布艺,顾客自己选料,可要求做一些特制的东西,如艺术本子、宠物篮等等,她手巧着呢,又有设计感,做出来的是保证漂亮、独一无二~~



试衣室,平时自己也可以休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