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育人一定要充分发挥所有育人途径的作用

(2012-02-29 15:5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北张联合小学校

小学育人一定要充分发挥所有育人途径的作用

杜全江

    所谓育人途径,就是小学育人要走的道路,也就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小学育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工作。

    道路对于达到目的、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至关重要。没有道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就是空谈。没有好的道路,就不可能很好地达到目的、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就算是勉勉强强完成了任务,付出的代价也将是惨重的。因此育人途径问题在小学育人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认真对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处理。通过对以往育人实践的反思,我们认为正确处理小学育人途径问题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一、一定要弄清小学育人都可以利用哪些途径。

    根据我们的认识,我们认为小学育人途径大约包括如下方面:

    1、抓好学校的学科教学,以教学育人;

    2、抓好学生的管理教育,以管理育人;

    3、抓好学生的教育活动,以活动育人;

    4、抓好学校的环境建设,以氛围育人;

    5、引导学生的家庭教育,以亲情育人;

    6、协调学生的社区教育,以环境育人。

    这六个方面,实际就是我们育人工作具体操作的六个方面。我们小学育人工作一定要抓住这六个途径,抓好这六个方面的工作。

    二、一定要紧紧抓住学科教学这个小学育人的主要途径。

    学科教学是指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国家确定的教学大纲、教育纲要和教材为依据,以向学生传授德智体美劳心诸方面知识技能为载体,以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学习教育和学会学习教育为第一位任务,按照本校育人总目标和育人要求培育学生的小学育人活动。

学科教学是小学育人的主要途径(主渠道)这是我们早就有的共识,也是若干年来育人实践所证明的客观规律。但我们认为应当强调一点,学科教学是小学育人的主要途径,是完成小学育人德智体美劳心等诸方面任务的主要途径。不能把学科教学单单理解为智育的主要途径,也不能把学科教学单单理解为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更不能把学科教学单单理解为追高分、追高升学率的主要途径。我们过去就曾经陷入上述误区。

根据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小学育人一定要紧紧抓住学科教学这个主要途径,一定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正确地抓好学科教学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正确地抓好学科教学就是抓住了小学育人工作,就是基本上完成了小学育人的任务。这里说的是正确地抓,抓得不正确那就另当别论了。

    三、一定要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的育人作用。

    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是指以校级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班主任管理)、任课教师管理、少先队组织管理和其他教职工管理为主要形式,以校会、班会、晨午检、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及教职工谈话为基本阵地,以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对学生校内外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管理教育为主要内容,按照本校育人总目标和育人要求培育学生的小学育人活动。

在以往的育人实践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的管理功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功能,而对其教育功能则重视不够。因此我们在管理教育实践中,主要精力放在防范、制止、惩罚学生的违规行为上。只要学生没有出现违规行为,就认为自己完成了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任务,就是好活。我们也抓教育,但是教育是为管理服务的。

    经过反思,我们认识到上述认识和做法是很值得反思和研究的。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由于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人格品质、人生观、世界观都处在萌芽阶段、学习阶段,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因之对小学生的管理教育虽然有规范其行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任务,但是它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孩子学习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纪律,培养他们遵章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才是管理育人的真谛。

    因此小学的管理教育不能再走制定纪律—监督防范—惩罚处理的老路。要树立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教育为主要任务的管理教育新模式。要采取儿童愿意接受的形式,主动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遵章守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要重视犯错误后教育,但是更要重视犯错误前教育。要采取儿童愿意接受的形式,按照确定规范引导实践—学习教育引导自觉—总结表扬引导进步的方法步骤,自觉、主动、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遵章守纪训练,培养儿童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违章违纪现象,不要大惊小怪。要看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孩子犯错主要是认识问题,习惯问题。因此对孩子犯错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斥责,动不动就处罚。要重在教育训练和培养。当然必要的处罚也是允许的,但是不能为处罚而处罚,处罚也是为了教育,为了育人。

    四、一定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教育活动的育人作用。

    对学生的教育活动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方方面面素质、解决学生思想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活跃学生的学校生活为根本目的,以国家的育人要求和现实社会需要为依据,采用生动活泼、学生乐意参加的形式,按照本校育人总目标和育人要求培育学生并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印象的小学育人活动。

    按活动内容分,有德育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娱乐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等。

    按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有学校活动,有少先队组织活动(包括大队活动、中队活动、小队活动、联合中队活动),班级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班、队活动等等。

    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良好的教育效果,一直受到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它确确实实是我们小学育人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根据对以往育人实践的反思,我们觉得搞好小学的学生教育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小学的学生教育活动,但一定要摆正位置。在小学,学生的教育活动确实十分重要,一定要搞好,但它不是小学育人的主要渠道、主要途径,主要途径是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在开展学生教育活动时,在活动总量和活动过程的安排上都要严格控制,不能因为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经常干扰和冲击学科教学,不能打乱学校稳定的学科教学秩序。(当然偶尔的时间调整也是允许的)

    2、开展学生教育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开展每一次每一项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之后要落实到培养学生素质,解决学生思想及行为问题上,要落实到育人上。不能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也不能为了壮门面而搞好活动。

    3、学校开展学生教育活动一定要有规划、有计划。要有步骤有针对性有控制的进行。不能在短时间内一古脑安排过多的学生教育活动,不能追风头、赶浪潮,人家搞我也搞。要有自己的主心骨。

    4、对于每一项每一次活动要精心设计,很好组织。事前要设计活动方案,活动中要严格按着方案实施。不能心血来潮,也不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5、学生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开展学生教育活动,一定要把全体学生都组织到活动来。不能只少数学生活动,大家当观众。要引导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到活动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受教育,要有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演、所说、所听、所做。

    6、开展学生教育活动一定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要给学生强烈的刺激,要对学生产生震撼。要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难以磨灭的印记。

    7、开展学生教育活动要在不冲击干扰学科教学的前提下,尽量形成规模,造成声势。要形成强大的教育氛围和气场。

    五、一定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建设的育人作用。

    我们这里说的学校环境建设,指的是学校内部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校舍环境等硬件建设。这些年我们学校已经比较主要注意这个问题。但是以往我们注意这个问题,基本停留在优化学校的外部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校就读的层面上。工作的重点放在绿化美化现代化上。

经过反思我们认识到,学校环境建设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的那就是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因此我们今后抓学校环境建设,在继续努力搞好绿化美化现代化的同时,应当在学校环境建设的育人化上多下点功夫,自觉地发挥学校环境建设的育人作用。在这方面有很多学校已经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例如在校园内构建各种主题活动区和主题展示区的做法就是很好的尝试。

    说到学校的环境建设,除了上面的含义外,我们觉得它还有一个更加宽泛的含义。那就是包含所有软硬件在内的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像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学生的在校生活,学校和学生自办的广播、电视、报纸、板报等等都应包括在内。就是学科教学其实也可以包括在内。这些其实都是学校的育人环境之一,都是学校育人的途径、渠道,都是为学校育人服务的,都是为了完成学校育人的诸方面任务、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的。这些内容也有人称之为校园文化建设。

    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教育的育人作用。

    学生家庭教育的育人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尤其巨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客观现实,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不同,因此所受的家庭教育也就不同。这不同的家庭教育就会对孩子产生优劣强弱不同的教育作用,就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问题。对于家庭教育,我们学校没有直接的管理权力,但是我们学校对于家庭教育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的主导影响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这种主导影响作用,积极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好的作用,克服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影响,把家庭教育统一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来。这里开办家长学校、办家教小报、召开家长会等是很好的方法。 

    我们不太赞成我们的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的做法。本来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是平等的教育者,一块心平气和的交流学生的情况、研究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和方式方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的老师有时动辄请家长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首先是动机不纯,不完全是为了教育学生,有时更多的是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更有甚者,还有借家长之手惩罚学生的不良动机。其次时机不对,总是在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办法的时候。这实际是在向家长和学生昭示自己教育的无能。再次是立场角度没摆正,老师一再强调孩子出了问题就是家长的责任,就应该由家长来负责,就应该由家长来解决,你做家长的责无旁贷。而作为同是教育者的老师在埋怨指责家长的时候,把自己的责任忘的一干二净,推得一干二净。还有的老师甚至把家长当孩子一样训斥那就更出格了。还有谈的内容也值得商榷,一味给学生告状,指责孩子的种种不是。这种做法很不利于教育学生。

    七、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社区教育的育人作用。

这里的社区指的是学生所居住地区或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所谓学生的社区教育指的是社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的环境和氛围,指的是社区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也是很大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不同地区的社区教育是不同的,知识份子集中的地区、工人集中的地区、农民集中的地区、军人集中的地区、几种人员混居的地区的社区教育是不尽相同的,贫穷地区和富裕地区、文明程度高的地区和文明程度低的地区,其社区教育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社区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有着优劣强弱的明显区别。

    因此我们学校一定要十分重视并注意发挥学生的社区教育的育人作用。但是基于学校对于学生的社区教育没有直接的领导管理权力的实际,我们学校一定采取恰当的方法艺术地处理好学生的社区教育问题。我们对本校学生的社区教育要作认真地分析,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社区教育现状,巧妙地协调社区方方面面的力量,想方设法挖掘本社区的优良教育资源,千方百计克服本社区的消极教育影响,营造本社区的优良教育环境。

    以上就是我们小学育人的六种途径(或叫渠道),也就是我们小学育人要具体操作的六方面工作。做好这六个方面工作,我们就能很好完成小学育人的任务。

    因此我们小学育人工作就应当从这六个方面来规划和计划,从这六个方面来组织实施和具体操作,从六个方面来总结调整提高。这样从具体组织实施和实际操作的层面来划分和结构小学育人工作,是符合小学育人的客观规律、符合小学育人的实际状况的。

    然而在以往的育人实践中,我们是有着偏差的。我们做规划计划时,经常把学校育人工作划分为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工作、课外校外工作等几部分,其实这是不太科学的。教学工作、课外校外教育这是育人途径范畴的概念,它们是可以具体操作的。而德育、体育是育人任务范畴的概念,它们能明确我们育人工作应当完成的任务,应当实现的目标,但是它们不能揭示我们在育人中如何具体操作。因为现实当中可以具体操作的纯德育工作、纯体育工作是不存在的。现实当中可以具体操作的育人工作都是从德智体美劳心诸方面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整体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学科教学、学生的教育活动,学生的管理教育等都是如此。就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它们也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进行多方面培养和训练,它们也不是纯的德育工作和纯的体育工作。

    通过对以往育人实践的反思,我们认为按照育人途径把小学育人工作划分为若干方面的思路比较好。因为这既符合学生素质从德智体美劳心诸方面整体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小学育人工作的具体操作实际,也符合小学育人的客观规律。而按照育人任务和育人途径交叉的标准来把小学育人工作分为若干方面的做法,似乎不太好。因为那样不仅是概念混淆,而且在具体操作上还容易引起误解。例如把教学工作误解为纯智育工作,纯文化知识传授工作。从而违背了学科教学是小学各育及整体育人的主渠道的基本规律。又如把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误解为纯德育工作。从而忽视了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其他各育功能,忽视了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整体育人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