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电视台之行有感

(2013-03-05 21:54:29)
标签:

家庭教育

四川

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四川电视台之行有感  

               http://s7/mw690/50e0f45ctd72ddeadfdf6&690

      受四川电视台之邀,我昨天在成都参与录制了一档节目,这档节目是探讨关于“鹰式教育”的看法。成都之行我有几点体会。

一、很遗憾,没吃到成都小吃。

    由于时间关系,我的行程是从机场到宾馆,再从宾馆到电视台,由电视台再到机场。因为第一天晚上到宾馆已接近十二点,所以根本没时间去大街随便逛逛,更谈不上去吃小吃了。成都小吃很有名气,原来想到去成都,第一件事就是去吃小吃,而这一次只从接我的司机嘴巴里了解成都小吃。司机告诉我,成都小吃味特别多,是其它地方小吃所不能比拟的,常用的口味就有香甜、咸甜、椒麻、红油、怪味、家常、麻辣、咸鲜、糖醋、芥末、蒜泥等十余种,而每一种口味针对不同的品种又各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变化。下次时间允许,一定不能再错过了。

二、理性看待鹰式教育。

我认为不能把鹰式教育一棍子打到底,也不能捧到天上去。当今很多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独立性差、意志薄弱,鹰式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凡事都要有个度,鹰爸的一些做法显然有点过度了,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会有一定的伤害,有可能一时还不太看出来,如果鹰爸不及时调整,随着媒体的炒作而头脑发热,把握不好度的话,总有一天会品尝后果的。看那份训练表,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用在文化课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了,童年期还应该以游戏为主,否则,长大后,孩子会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这一课的。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吃“早餐”,希望孩子幼儿园时期就把小学课程全学了,不是不要吃“早餐”,“早餐”吃得多了也会撑死的。任何家长都不能用爱的名义虐待孩子,也不要用爱的名义溺爱孩子,家长对孩子要严而有度,爱而有格。家长可以从鹰式教育中借鉴点经验,但绝不能模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那一个,各得其所得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关于鹰式教育,我想很多人从电视、报纸或网络中已经了解了,不太了解的人请看一下我从百度百科转过来的介绍。

鹰式教育是指从小对孩子进行极端体能训练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由南京一位被媒体称为鹰爸的何先生创立,2012年受到网友的关注和质疑。

1、鹰式教育的名称起源于一个童话故事: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飞翔的本领。这种教育方式称为鹰式教育。

多多是一名早产儿,曾被医生预言可能智力低下,为此他的父亲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教育计划:1、从出生6个月开始,“裸跑弟”每天学习训练就长达8个小时。

2、多多从保育箱里抱出来的第十天开始,无论寒暑,父母都坚持给他游泳,水温始终控制在恒温25℃。

3、多多在两岁时,就经常跟着父亲一起爬紫金山,并自己坚持爬到山顶。他的父亲每天还坚持陪多多进行其他训练,比如每天3公里快走慢跑训练,爬绳荡桥,练习滑轮车、踏板车、自行车,这中间还穿插了给孩子报名各种训练班,例如进行武术、跆拳道、街舞训练。

4、多多从小就经常随父亲远途跋涉旅行,最长一次曾有连续十四天,每天十公里以上的旅程。上海世博会期间,2岁半的多多就随大人在园内行走参观了三天。

经过三年多的“极限训练”,四岁的多多已经完全看不出早产儿的痕迹,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要优于同龄儿童。鹰爸是从体商、智商、德商、情商、胆商、逆商、心商、灵商、志商、财商等十商训练来培养多多的理解、情感、自理、自控、记忆、反应、体能、毅力等各种能力。

二周岁时,多多就进入了南京太平巷幼儿园读幼托。随后到南京实验幼儿园读小班,2011年11月随家人到美国旅行,进入了美国纽约一家幼儿园,由小班跳级升中班,两周后再次跳级升大班,后来还进入了天才班,三个月后因为要回国才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习。

四岁的多多认识的汉字有3000多个,并且有较好的自理能力和耐劳能力。

多多跟小朋友们相处融洽,懂得分享和感恩。多多现在的表现已经完全超出了与他同龄孩子的标准。2012年1月,台湾一家权威的智商测试机构对多多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其智商潜力高达218,并已经达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标准。

遭受质疑

网友反应

对于“裸跑弟”,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疼,不少网友对于这种偏向于极端的教育方式也是褒贬不一。

网名“下一站天王”的网友说:“裸跑弟弟真可爱,小孩子真的很厉害。”

网友“大拿图得”感慨,“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父母的方式怎么这样极端啊?”

网友“心中的安逸”也为孩子抱不平:“至于用这个方法么?太偏激了吧。应让他的父母脱掉一起跑!”

还有很多网友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冻出病来,纷纷留言关注孩子的后续情况。也有网友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支持,认为“孩子就该从小锻炼!”

专家建议

专家表示,其实早产儿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强化体质成功的例子很多,而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如果按照科学的计划,对孩子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甚至适当地“冻一冻”,对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是很有好处的。

从健康角度来说,有一种有益的锻炼方法,叫做一天三浴,即阳光浴、风浴和水浴,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温水浴直至冷水浴,也可以尽可能脱光衣服接触大自然的阳光和空气。

对于“裸跑弟”雪地裸跑,刘主任认为,只要孩子是经过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并且有了明显的改善体质的效果,可以坚持下去,适当“冻一冻”没有坏处,不过这也不是适用于所有孩子,具体还是要看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体质而定,不能强求,导致最后结果适得其反。

 

三、请大家以平和的心态讨论家庭教育问题。

这期节目主持人雷明(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观察员)。观察员有以下四位担任:

石述思 ,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现担任《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

俞柏鸿,电视节目评论员,以言辞激烈、前卫、敏捷著称。在节目中敢于仗义执言,抨击时弊。俞柏鸿还是时事新闻类漫画家。

江小鱼,又名江熙,客家人。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影评人、乐评人、编剧、作家、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陈岚,以犀利言论走红网络。网名深海水妖。从事过电视记者、公务员等多种职业,江苏作协会员,现在北京做自由撰稿人。著有《莲花落》、《此心恒伤》、《终极爱情》等。她也是网络游戏的超级玩家,为《魔兽世界》组建了庞大的游戏工会。

几位观察员近几年在各大电视台频繁亮相,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们思维敏捷,出口成章,言语犀利。可惜他们身上都存在着共同的毛病,不能安静地听别人讲话,一旦抢着机会发言了,就无法停下来,导致主持人屡屡无法把控现场。很多时候他们像抢着发言的小学生一样,根本没听清老师的问题就抢着发言,所以屡屡跑题,不过他们秉持着“跑题不要紧,只要我发言”的精神,把现场搞得表面繁荣。如果他们是参加辩论赛倒也罢了,关键这期节目是探讨家庭教育问题啊!目前很多家长受整个大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显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在和孩子交流时也不愿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是不少家长身上存在的问题,当我们电视等媒体在探讨家庭教育问题时也那么心浮气躁,那么我们能期待家长看完电视后有什么收获呢?只会更加地无所适从、更加的心浮气躁罢了。

 四、结识航海家庭,是一种缘分。

    司机接我去电视台录节目。车里还坐着一家三口,听说他们从吉隆坡赶过来,我们就随便聊点天气、环保等等话题,在台里等待上场的时候,我们继续聊一些话题,我觉得和他们一家很能聊得来,冥冥之中觉得以后我和他们一家会有长久的联系。后来等要分别时留下联系方式,他们让我到网上搜“航海家庭”。不搜不要紧,一搜才知道,我确实是个孤陋寡闻的人,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航海家庭”的报道。对于他们的做法,网络上有不同的声音,我因为了解得还不够,对此暂不发表看法,我只是觉得他们的做法和我心灵深处的一些渴望很契合,我希望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我也相信一定会的。摘录两篇从网上看到的文字。

凤凰卫视2012年10月29日《与梦想同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许戈辉:各位好,欢迎大家与梦想同行,前一阵儿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里边,几个年轻人“重走青春”的举动让很多有着梦想的人蠢蠢欲动,而现实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位比剧中人还要疯狂的追梦人,他已经远远不满足于只是在国内转转,而是做了一件在大多数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事儿,他辞掉了工作,卖掉了自己在陆地上所有的东西,打算买一艘船带着妻子和孩子去“舟”游世界,听到这儿我想不少观众朋友们第一反应一定是震惊,震惊于这个家庭敢想敢做的勇气,尤其是敢于放弃,今天我们就走近翟峰,走近“航海家庭”,去听听他们的故事。

翟峰:我在刚工作是17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是1996年是1997年,那个时候是要去三峡的,那时候三峡截流吗,但是没有成行,因为家里的阻力还有自己那时候可能也不是那么信念那么强吧。我是在30岁才开始就是说自己出去旅行,然后又把这些想法捡了起来等于是。

许戈辉:向梦想靠近也是需要一步步周密计划的,翟峰从2008年开始就经常带着妻子和女儿通过不同的方式到户外旅行,而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也慢慢被妻子和女儿接受了,翟峰告诉我们说第一次有全家航海这个想法的时候是在2009年,那年夏天他听说无动力帆船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的故事之后,突然明白原来“穷人也可以环游世界”呀,回家之后他就开始查资料,翻看旅行、航海方面的书籍,直到今年才计划妥当,而对于“航海家庭”是从何而来这么大的勇气,翟峰说这都归功于以前“上路”的经验。

翟峰:最大的收获就是说找到了自信心,找到了自信心,我原先在那种在那种非常稳定、安逸的生活环境下生活了30年,认为很多事情是因为自己没有去尝试过,会觉得非常困难,可能就像大家看那些所谓的电影、网络上记述的那些人在外面怎么漂泊,好像非常强大,觉得自己做不来,但是我在外面走的话我发现自己非常适应这方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遇过的人打交道,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打交道,非常的适应这一切,非常的享受这一切。

许戈辉:目前翟峰已经到达了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开始选购出行的帆船,11月6号他将带着妻子孩子起航,开始环游之旅,他们选择了走自己的路,这一路上或许会困难重重,或许会美不胜收,不管怎样,这将是他们生命中一个永远不会抹去的记忆,而在这里我们衷心的祝福他们一帆风顺。

 

《齐鲁晚报》报道

卖房卖车为买帆船,父亲辞职,女儿休学,兖州一家三口要“舟”游世界(本报曾多次报道)。5日上午,一家三口从曲阜东站乘动车去北京再转机到马来西亚,正式开始“舟”游计划。

    5日一大早,翟峰一家背起行囊踏上旅程,背包里有帐篷、潜水服等野外出行的必备品,还有翟峰最钟爱的书。7点左右,翟峰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曲阜东站准备乘动车去北京,次日乘飞机到马来西亚。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再见,我的故乡和亲人!”翟峰的妻子宏岩说,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出行前一天,她去父母家拿证件,离开时,她紧紧拥抱了母亲。与宏岩相比,丈夫翟峰却显得很坦然,“母亲习惯了我一次次出行,临行前几天我们一直都在一起,家里有弟弟照料我很放心。”

    翟峰说,他们一家人到马来西亚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去适应船上的生活,然后去泰国,再去印尼、斯里兰卡、新加坡。明年三月下旬返程,途经三亚、永兴岛,6月份抵达日照海岸。然后回兖州做短暂休整,8月份去库页岛、北海道。11月份去澳大利亚、美国,这需要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这是新的开始,也是一次挑战。”翟峰一家对未来充满向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