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李阳父亲角色的缺失

标签:
家暴李阳父亲角色缺失燕无风雨 |
分类: 家庭教育 |
“李阳家暴”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对于李阳家暴的事情,很多网友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普通人一样,李阳身上也有多种角色,在此我想探讨李阳在家庭中“父亲”这个角色问题,尽管他自己从没把这个角色放在心上。
以下对话来自李阳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记者柴静的专访
记者:你说成立这个家庭是为了中美教育的这个实验。
李阳:对。
记者:那小孩会觉得,我只是一个实验品。
李阳:挺好啊,有好的实验品和不好的实验品啊,如果我们把他实验得很好。
记者:那是一个生命啊。
李阳:生命也是一个实验品啊,小白鼠不是拿来实验的吗?
李阳完全不懂得父亲在家庭中的意义,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扮演演父亲这个角色。这跟李阳从小缺失父爱息息相关。家暴事件发生后,李阳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改造,他在微博上向大家报告,自己实施了家暴,然后向妻子认错,向孩子沟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反思,父母没有给予自己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李阳说自己从小是一个自卑的人,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他出生在江苏常州,从童年起,他就没有过亲密的家庭关系。父母在生下他后支援新疆建设,李阳从小和外公外婆长大,直到四五岁才开始和父母一起生活。父亲是事业高于家庭的人,是严格意义上的严父,为了工作父亲20年没有回家过过春节,母亲也是工作狂,春节也都在工作岗位上。自己是典型的无志者常立志。从小父亲就骂他是没有志气的孩子,李阳说:父亲不懂教育,他要是懂教育就该说,孩子,你做不到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来做到它,而不是老打击我。
在《看见》那档节目中,这一段对话也让很多观众觉得不可思议。
记者:那你小时候成长那么多年,你跟你父母之间感到过亲密的感觉吗?
李阳:没有,从来没有,因为我还记得在西安工作的时候我爸爸说,今天晚上就跟我睡一起吧,吓死我了,跟他睡一个床上,我宁可去死。
记者:那怎么了?
李阳:就我连跟我父亲握一下手,拥抱一下我都会起鸡皮疙瘩,就是没有这种,断了,中间断掉了。
李阳从小缺失父爱,当他自己成为父亲,他这个角色也是缺失的。父亲角色的缺少或多或少的让家庭不够健全,使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缺少些什么。“一个家庭就如一栋房子,父亲是房屋的框架、栋梁、墙壁与砖瓦,为家庭撑起一方防风避雨的安身之地,母亲是房屋的窗帘、花卉、园林、和炊烟,为房屋带来温馨与生气。”
《黄昏的祈祷》一文讲的是德国一家大报纸的创办人在瑞士古堡里养老时,因身体不好,打电话让曾与他有整十八年没有来往的儿子去看望他。这位老人,对他的儿子说,我这辈子有两件遗憾的事情:“一、在你们需要父亲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做你们的父亲;二,在你们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父亲的时候,我偏要做你们的父亲。如果能够有第二次人生,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一些。”
愿天下的父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等到年老时再来遗憾,那时一切都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