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应我校小学部领导邀请,我为小学部教师开了一场《做智慧快乐的教师》讲座,现场大家听得认真、反响很好。
http://s3/bmiddle/50e0f45cna422ec7d3792&690
做智慧快乐的教师
今天我讲座的主题是做智慧快乐的教师。也许台下不少老师会说:“我们整天工作那么忙,压力那么大,烦都烦不过来,还谈什么快乐啊?”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吕梁瀑布。它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轻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你是老师,那你就要适应这个工作岗位,如果你不愿当老师,提升自己在别的方面的能力,找准机会改行去做别的工作。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你既然是一名教师,偶尔发点牢骚无可非议,但如果经常抱怨做教师的种种不是,那你只是徒增烦恼罢了,只要你今天还在教师这个岗位,不能做到热爱起码要做到敬业,努力寻找快乐。那么如何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呢?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说:“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智”字从“知”,指知识、技能等能力的掌握,且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日”,则可理解为“一个人只有日日做、日日学,才能得到智慧”。“慧”字从”心”,心是一个人思考的地方;从“灵”,指思考带有“灵气”,即思维的敏捷度;字上头覆盖着双“丰”,应指一个人带有灵气的思考可以把问题考虑得丰富些、周全些。从中可得,知识不是力量、不是智慧,运用知识才有力量,才有智慧,这体现在教师的教育上就叫“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就是“教育者(教师、父母亲)对自身行为及教育对象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作为教师,最要紧的不是急着去改变学生,而是先要改变自我。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观念,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爱学生的艺术,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经过摸索,总结以下几点,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第一,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可是我们许多教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1、倾听学生的建议。
上学期开学不久,一位任课老师反映我班学生张清上课听MP3,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生气,正好那天下午有班会课,我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对张清进行严厉的批评,并宣布下课后要打电话通知其家长,接着我就准备开始和同学们谈其他事情。这时班长站了起来:“老师,张清初次犯这种错误,你不应该通知其家长!”副班长说:“老师,我觉得你的做法太鲁莽了。”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张清作为电教课代表,开学以来为班级做了不少事,你就原谅他吧!”我说:“他犯了错,一定要处罚他,那你们觉得怎样处理较合适?”卫生委员站起来说:“罚他打扫卫生,扫一周走廊。”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表示赞成,我也举起了手,这时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2、倾听学生的解释。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小鹏,上次学校组织健美操比赛,因为他动作协调能力还不错,同学们推荐他。结果他不愿参加比赛,在班级大发脾气,不仅骂推荐他参加比赛的同学,还差点把自己的课桌敲坏。更为严重的是,他还打电话给他妈妈说如果有人再让他跳操,他就要跳楼。他妈妈吓得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学校找我。我让他妈妈先回去上班,工作由我来做。我找到王小鹏,本来想责备他不应为这点小事就想跳楼,让家长担心。可我还是忍耐一下,遵循我平时和学生谈话一定要先听学生说话的原则,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听说你不想参加健美操比赛,我想听听你的理由。”他说:“我在以前学校参加过类似的比赛,可就是因为我跳得不好,我们那个班级没得到奖,我受到老师同学的责备,我怕这次还会那样。”原来在这个问题上他有心理障碍,我理解地点点头,劝他道:“作为教师,如果你这一次参加了,尽力去跳,即使我们班因为你跳得不好,得倒数第一我也绝不责怪你,我也不允许同学们说责怪你的话。”他睁大眼睛问:“真的吗?”“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可是这时他还是坚持说:“不过我还是不想参加。”我继续问道:“还有别的理由吗?”“因为我已和妈妈说过死也不参加,从小到大,我在妈妈面前都是说一不二的。”我觉得他的话真好笑,不过我忍住了没笑,顺着他的话说:“那是以前的你,跟妈妈较劲那是傻孩子做的事,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在我眼中你是真正的男子汉!你如果参加比赛,你妈妈一定很高兴,她会觉得儿子终于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听了我的话,王小鹏开心得笑了,他终于答应参加比赛了。事后我想如果我不能倾听学生的心声,另选别的同学参加比赛,王小鹏一定会失去挑战自我的机会,如果我强迫他参加,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第二,学会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
很多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差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他们。其实老师如果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即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学生对你的感激一定会发自内心的,甚至会一辈子都记得。尽管寻找差生身上的优点较难,我也要求自己戴上放大镜努力寻找。当你教训差生的时候,他会昂起头跟你顶撞。当你夸奖他的时候,他会害羞地低下头。我经常给差生讲我听过的关于“珍惜”的故事。每次听完这个故事,他们都会深有感触。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的好多人都要买这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而在黄金市场,竞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比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称为“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高了它的价值。”
我多次在我的报告中提到一位叫李云的同学。她不爱学习,成天喜欢睡觉,每次提醒她不要再睡了,她斜着红通通的眼睛跟你狡辩说她没睡。批评她几次,她一次也听不进。我赶紧准备改换方式,努力寻找她身上的优点。明天如果她不睡觉我就表扬她,可是她偏偏迟到。再过一天她没迟到,我准备上课表扬她,任课老师又来反映她抄作业。终于有一天上课间操的时候,我寻找到一个机会。在操场整队的时候,她掉头和朱林同学讲话。我走到她身边,她以为我要批评她,斜着眼睛看着我。我说你知不知道一个秘密,她立即放松神经问我什么秘密,“刚才你和朱林讲话的时候,你的微笑很迷人”她立即笑了,连忙问我“是真的吗?”。我说:“当然,我希望经常看到你迷人的微笑,不过掉头讲话可不对喔。”她立即保证不再随便讲话了。以后面对我时,她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再也不斜着眼睛看我了。她还主动向我提出发挥她的美术特长,为班级出一期板报。
作为教师,当你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时,你一定能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当你试图教育你的学生时,你一定不能吝啬你的赞美之辞,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让他知道你对他的欣赏,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没有哪个学生想成为差生。我一直以为,在学校痛苦的学生不是那些整天埋头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过得充实,且经常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而那些差生,学习学不进,老师、同学瞧不起,家长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这里我沿用了大众的说法,称他们为差生。我想申明一下,我不喜欢“差生”这种说法。我非常喜欢一本书上对这类学生的称呼----待优生。这是一群等待成为优秀的学生啊!
第三,学会关爱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教师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只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中秋节我让学生每人带一块月饼,上面贴上一张纸条,写上祝福的话语,但不留姓名。我把学生带来的月饼放进大箱子里,按学号让他们来拿。我班周琰同学在日记中写到:“吃着甜甜的月饼,看着祝福的话语,我们开心极了,这一切以前只在小说中看到过。”学生生病请假回家,我一定在当天打电话问候一下。当我从学生的周记上得知某位同学刚过了生日或即将过生日,我都会在学生周记下画上一盒插上蜡烛的蛋糕,并写几句祝福话语。平时我会和家长通电话或让家长来校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刚开始家长接到我电话或来校说的第一句话是:“刘老师,孩子是不是犯了什么错?”“没有,我只是想和您交流一下孩子的情况。他最近在校表现很好,在家呢?”原来很多家长反映以前通常是孩子犯了错,老师才会请家长或跟家长打电话的,而且多数老师是把家长再教训一顿。
我的一位学生唐子叶,她在周记中反映她妈妈对她管教太严,她很喜欢动漫,可连周末她作业做好后也不能玩一玩,搞得她都有点厌学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让她妈妈来校,我首先对她妈妈严格管教孩子加以肯定,然后又商讨怎么让孩子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适当放松一下。她妈妈欣然接受了我的一些建议。周一唐子叶一见到我就拉住我的手激动地说:“老师,非常感谢您!”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重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第四,学会惩罚
我们先看一下甲骨文里“教”这个字的写法。教的左边是孝,右边像一个人拿着棍棒,古代遵循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当然反对棍棒教育,赏识教育已得到社会、学校的认可。赏识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等等。在强调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惩罚教育同样必不可少,缺少惩罚教育,不利于学生正常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中的惩罚,是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
但是不问青红皂白,大声呵斥,讽刺挖苦,甚至拳打脚踢,这也要不得。当学生犯了错误,要实行惩罚的时候,应该想一想好的策略。有一些人觉得惩罚太轻会有失教师的威严,教育效果不佳,所以遇到学生做错事的时候,常常要大做文章,拿出看家的本领来,严惩重罚,其结果又会怎样?虽然我们总算在学生身上宣泄了自己的怒火,维护了自己的面子,而那些可怜的孩子呢?他们的自尊心该会受到多大的伤害啊!极少数遭受重创的学生能在逆境中奋起,大多数只会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结果成为学校的害群之马,甚至成为社会上的渣子。因此惩罚要有一个度。“度”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现在的和以后的教育行为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师生关系能否健康全面的发展。
要让惩罚适度有效,却是一门高难度艺术。最佳惩罚,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方法唤起其内心的荣誉、羞耻、同情等感受,让其心悦诚服。这里有两个例子值得我们借鉴。澳大利亚几个少年在森林纵火烧死烧伤多人,政府让其挨家挨户道歉,安慰受伤者及家人,他们道歉时看到被大火烧伤的人,触目惊心,自责不已。这种惩罚方式,既不伤及孩子尊严,又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还有一个例子,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把校长的宠物——一只狗杀了。校长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他既没开除这个学生,又没使用暴力,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张人体血液循环图。事后,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发愤研究解剖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巨匠。假如当时校长采用的是粗暴的惩罚手段,这位未来的科学家很可能便从此“夭折”。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惩罚得当,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在平常的教学管理中,本人也在不停地摸索如何正确适度运用惩罚教育。我越来越体会到惩罚不能等同于简单粗暴地处罚学生,惩罚确实也要讲究艺术。以前惩罚学生时有的同学会不服气,觉得惩罚太重了,结果拒不执行,搞得我很尴尬。这两年我从未因惩罚和学生产生冲突。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提前预告的办法。例如开学初制定班级公约,违反约定,应接受怎样的惩罚,让所有学生都能知晓。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惩罚项目,也要在班会课和学生共同商讨后告知全体学生。这样当学生犯错惩罚他的时候,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要惩罚你,是你自己犯了错,违反了我们的约定。”学生不会感觉突兀,会心甘情愿接受。这就不容易和教师产生冲突。
2采用语言惩罚的办法。如没有提前预告,学生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会用语言对其进行惩罚。例如某男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突然把鞋子脱掉,顿时臭脚丫味道充满了整个教室。看着他那嬉皮笑脸的样子我很生气。班级公约也没定好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罚呀。我走到他身边严厉地说:“我真想把你鞋子扔垃圾桶去!”他听完我的话,乖乖地把鞋子穿起来了。如果当时我真的把他鞋子扔进垃圾桶,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肯定要发生的。
3惩罚一定要做到公平。在惩罚面前也要人人平等,不能是你心目中的好学生犯了错就不惩罚,你看得不顺眼的学生犯错就严加惩罚。你如果这样做只能导致受了惩罚的愤愤不平,没遭到惩罚的也不会感激你。
4惩罚要做到持之以恒。凡事要有始有终,有的老师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刚订立惩罚条例时,严格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忘记有这回事或者懒得执行了。对犯错的学生而言,开始犯错的学生受了惩罚,也是心悦诚服的。当后来犯错的学生得不到惩罚时,开始犯错的学生心理就不平衡了,回过头来责骂老师。等他再犯错你要惩罚他时,该学生能不反抗吗?这是谁的错呢,显然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老师觉得犯这种错误不需要惩罚时,一定要在班级宣布取消,否则就要执行下去。
5惩罚方法多样话。如一次不打扫卫生的,罚该同学打扫两次。无故不到操场做操的,惩罚该生爬楼梯。上课回答问题声音过小的罚她到讲台上唱歌给大家听。偷懒少做作业的,不仅要求他把作业补上,还可以叫他找一些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让他在班会课读给大家听。上课爱讲废话的让他写篇文章,题目叫《讲废话的坏处》等等。惩罚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如果同学不接受处罚,教师要调查清楚真实原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些适当调整。例如我第一次处罚学生爬楼梯,当时没做操的有五位同学,按照班级公约,这几位同学没说二话,就赶紧下楼了。第二次,只一位同学没做操,按规定他也应去爬楼梯,可当时他拒不服从。我把他悄悄拉到一边,他说:“老师我不是想破坏班级公约,我一个人在楼梯上下跑,多难为情啊!”我当即决定和他一起跑。他非常感动,和他跑了三层,他就对我说:“老师,你回班吧,我一个人能行!”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一种苍白的教育,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完整的教育除了应有表扬和鼓励外,还应有惩罚。只要我们是真心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浓浓的爱意。不是为了惩罚而去惩罚学生,慎用惩罚,讲究惩罚的艺术,一定能发挥惩罚的积极意义!
第五,学会放手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一味包办代替,只能让自己更辛苦,同时也让学生失去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我经常向学生强调,老师愿意做你们学习和生活的助手,而不是保姆。
1、放手让学生抓常规。
开学初我们集体讨论确立了班风、班训、班歌。班风是“你追我赶、共同发展”,班训是“超越自我、天高地阔”,班歌是《阳光总在风雨后》。班风、班训、班歌可谓深入人心。班级学生按学号轮流值日,值日班长每天把值日情况记录在班级常规管理记录本上,得扣分标准参照《班级公约》,每周由班长、副班长、团支书三人轮流汇总,下周一中午向全班同学公布,并画好量化考评柱状图。班级管理中许多事情我都是让班干部先讨论几种方案,我适当提一点意见,然后提交班级全体同学讨论,再举手表决。
2、放手让学生搞活动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活动的策划我参与稍多一点,至于具体内容的安排、人员的挑选、节目的主持、会场的布置等等我都会尽量放手给学生。我们班搞得较多的活动是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像《拥抱母爱》、《学会坚强》、《拒绝早恋》等。只要时间允许,我会让每位同学都有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有时还邀请家长过来参加,不少家长感激地对我说:“刘老师,非常感谢你给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一系列的活动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家长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这些活动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这里的“放”不是“放散羊”,我觉得应该是“放风筝”,只有把握了方向,风筝才能越飞越高。不管怎么放手,教师都不能忘了自己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六、学会调节
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应做到以下两点
1懂得珍惜
我经常提醒自己,十七八岁是人生的花季,我能在学生花季和他们相识就是一种缘份,我又能在学生人生重要关头带着他们一起拼搏,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福分,我实在是没有理由去抱怨,没有道理不去珍惜。同样你们面对的是童年、少年期的孩子,这也是他们人生的关键时期、美好时代,也一样要懂得珍惜,让孩子以后回想起这一段时光多一点美好的回忆。怀着一颗珍惜的心看学生,眼睛里自然会流淌出许多爱,抱怨学生的话语自然减少,心情也会晴朗多了。高考前看到一家报纸报道某位老师担心学生高考考不好,自己的饭碗保不了,每天都有要哭的冲动。我非常同情这位老师,其实高考前我也常常有要哭的冲动,不过我不是因为高考的压力,我是想到朝夕相处的学生很快要离开我了,那种难舍难分之情让我想流泪,不过想到学生很快就要到一片新天地中,又为他们高兴。这不禁让我想起由我自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里面有这样几句:慢慢长路虽不能和你一起走过,但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我都会珍惜这难得的相遇,你的天真和可爱将永远伴随着我,永远伴随着我,请听我说一声:我可爱的学生,我亲爱的朋友,我会永远爱你们!
2重视过程
教师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无视成绩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想要缓减这种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还要学会重视过程。拿我曾经带过07届3班来说吧,任课老师反映我班学生非常可爱,思维活跃,上课能踊跃发言,可每次考试成绩下来都不太理想,根据学生中考成绩,学校给我班订下的高考本科指标是十三人,可通常考试多数是十个左右,少的时候只有六七个。每每想到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高考成绩,都有心惊胆战的感觉。到底会怎样呢,会不会考砸了?想到这个问题时还多数往坏处想。考砸了我怎么向学校,家长,学生交待?这样越想越可怕。我想很多教师应该有过和我类似的经历。其实我们在想着结果的时候犯了两个明显错误。结果总是有好有坏,而我们多数情况想到的是不好的结果。还有即使结果是考砸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能把责任都归咎到自己身上。少考虑结果,重视每一天如何度过,每一节课如何上好,每一次和学生的谈话如何进行,每一次主题班会如何召开等等,这样当我们关注过程管理,必然会让我们教师减轻心理压力。我经常用这样的话勉励自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高考倒计时一百天时我拿了一本台历到班级,把它摆放在讲台上。我对学生说从今天起每天早晨早读课前我保证到班级,到班后在台历这一天的数字左边写上我到班的时间,然后把这一天用笔划去。如遇特殊情况,我一定向班长请假。看起来简单的承诺执行起来却有点难,因为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例如有时在学校餐厅吃饭遇到要好的同事难免要聊几句,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会自我原谅,迟就迟两分钟吧,现在可不行了,因为我向学生承诺过。这时我总是跟同事说
“对不起,我的时间到了,我得先走。”因为教室在五楼这时我会像要迟到的学生一样,一步踩两个楼梯,快速向教室冲去。在最后的一百天里因为我感冒发烧有两次迟到,我打电话给同事,请他转告班长。当我少想高考结果,注意力转移到过程管理中的时候,我的心理压力不再大了,人变得快乐多了。最令我开心的是我把自己如何调整好心态的经验与学生分享,要求学生过好每一天,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在迎接高考的日子里,任课老师反映我们班多数学生心态好。家长说怎么感觉我的孩子不像在准备高考,不是太紧张。我说这种状态就对了。我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写下这样八个字: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由于我们学生心态调节的好,那年高考,三十四同学,二本以上18位,超指标五人,三本以上32位,还有两位去了澳门和意大利。
七、学会感恩
上一周,07届学生金璐过来看我,她以高出录取分数线七十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南师大对外汉语硕士。想起以前在课堂上,她的表情给了我上课很大的动力,因为我常常看到她脸上露出的让人很舒适的微笑,她会根据她领会程度,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让我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作为一名教师,上课时最让人难过的不过是不管你讲得怎样,下面同学什么反应也没有。听金璐说我们07届3班同学有的继续深造有的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真心地替这些学生高兴。记得那次在江苏电视台做节目时,主持人把我的几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也邀请过去了,主持人问我的学生:“你们的老师是不是像蜡烛一样啊?”其实我最反对把老师比作蜡烛,如果一定要这样作比,我是另一种理解,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我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我的学生!我刚来南京时不会做课件,李云鹏等几位学生经常不厌其烦地教我,一次我上课时提到一件事难过得流泪了,孔戎把餐巾纸悄悄递给我,我的嗓子有点沙哑,秦天把胖大海送到我办公室,在一次开主题班会时,王启超在台上拥抱我时悄悄对我说:“老师,你像妈妈一样!”因为王菀叶的文章里经常提到小四,我开始看郭敬明的小说,让我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不少。今年过年前同学聚会,结束后在我要离开的一瞬间,朱晨说:“老师,我们想抱抱你!”于是几位比我还要高的男生一一走过来给我一个个大大的拥抱!我的学生给我带来的是真诚、是温暖、是鼓励、是热情,更是感动!感谢我的每一位学生!《感恩的心》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今天我也非常感谢大家能认真把讲座听完。智慧总是与豁达博大的襟怀相随,智慧总是与积极的心态为友,智慧总是与乐观向上的人们同行。做智慧快乐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严格要求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学会调节、学会感恩,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