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的国庆作业

(2009-09-30 11:47:28)
标签:

国庆

新中国

南京

作业

教育

分类: 学校教育

   

                    特殊的国庆作业

    提到作业,人们难免会想到语、数、外等学科作业,还会觉得作业都是布置给学生做的。其实作业的范围不应该局限在学科作业上,家长也应适当和孩子一起做做作业。特别是假期稍长时学校布置的作业最好不只局限于课本,如能带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这样的作业我相信会受到家长、学生欢迎的!下面请你看看我为我校家长、学生布置的作业吧!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大家好!值此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上下同乐、举国欢庆。为了让这个国庆假期过得更有意义,我校特意为家长和同学布置一份特殊的国庆作业。此份作业包括两项活动:1、参观江苏六十年成就展2、参加“爱我南京 行走金陵”网络旅游活动。要求你们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你们两项活动都能参加。国庆结束后,请每位同学上交国庆活动图片三张或国庆感受一篇(最好把文件放u盘上交)到班主任处,班级可以组织同学在班内交流。每年级评选出优秀图片十张、优秀文章十篇上交校长办公室。学校将挑选优秀作品放在校园网上。衷心地祝愿家长、同学们能过好这个意义非凡的国庆!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校长室

                                           2009年9月30日

 

附江苏60年成就展报道

江苏60年成就展昨开幕 市民一圈“逛”遍13个市

【龙虎网报道】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在喜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成就展”于9月27日隆重开幕。    

“逛了一圈,就像到13个市都旅游了一趟。”家住孝陵卫的一对老夫妇笑着感慨道。成就展用3000多幅图片和大量的实物、模型、图表、音像资料,辅以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江苏各项事业和江苏人民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在主题为“共同发展”的展览部分,13个省辖市的展览内容争奇斗艳,各有看点。身临其境体验南京好风光,扬州雕版大师现场亮绝活,到无锡看大阿福敲奥运缶,亲手开动BRT逛常州各景点,逛水帘洞赏东海水晶,走进苏州园林学刺绣。

  《奋进的江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成就展》27日在位于河西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搭乘地铁1号线到元通站下,步行一段即可到达。观众咨询电话87707409、87707410。

 

 

附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爱我南京行走金陵”网络旅游活动介绍

 爱她就要了解她,想了解她就请走进她!

 

南京,令人悠然神往的六朝古都、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今天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她随处可见的古迹,雄厚的教育科技实力推动她走在时代的前沿。让我们用最朴素、最放松的形式来发现南京,认识南京:无论是点击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互动社区的旅行棋盘,仔细阅览每个景观;还是骑着单车,在梧桐的树荫里穿梭于景点之间,让我们用心体会生我养我的金陵,爱上宜居和谐的南京。

 一、活动主题:爱我南京、行走金陵

  二、活动时间

学生参与时间:2009年7月25日—2009年10月8日

幸运旅行者产生时间:2009年10月10日

结果公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古今南京一日游:2009年10月17日

  三、参加对象:南京市中小学生

  四、参与方式

以个人的形式参与,有A、B两种参与方式。

 

A.网络旅行

1、凡南京市在校中小学生,在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网站的互动社区板块注册后登陆,即可进入旅行棋盘参加本活动。

 

2、按要求阅览多个景点(景点不设顺序,可任选),并回答景点问题。

 

B.网上投稿

将你的实地旅行感悟和照片上传到市网校,让大家一起来看看南京的流光溢彩,一起来分享你的感动和心颤。

  五、奖励方式

1、通过10个网上景点测试的参与者(景点不设顺序,可任选),均可获得参加网校组织的“古今南京一日游”活动的幸运旅行者抽奖资格;由主办单位进行抽奖,公布获奖名单(30人);中奖者参加网校组织的“古今南京一日游”活动。

2、实地旅行投稿的作品(文字配照片,以文字为主),将请专家进行评选,评出“优秀旅游征文奖”20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