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面临。但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衰老病逝的时候,是不是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呢?如何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是不是您正在面临的困扰呢?
提到这个话题,不禁让我想起去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我和女儿的一次谈话 。去年的五月整个中华大地被地震的阴云笼罩,大地震在刹那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许多孩子第一次通过电视媒体间接地接触到“死亡”,我的女儿也不例外。
2008年五月十九日晚我在校值班,老公也有事外出。通常我俩晚上不在家,女儿就一个人到饭馆吃饭。吃完饭,做好作业,她会上上网或看看电视或看课外书,然后搞一下个人卫生就上床睡觉了。不过那天我晚值班回来已十点,女儿还没睡觉。我刚进家门就见她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我关切地询问:“怎么现在还不睡觉呢?”“烦死了,网上、电视里都是地震。”
我听到她的话当时很生气,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她竟然嫌烦,我立即责怪她:“你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看你不像我的女儿。”她听到我的话呜呜地哭了起来。想到女儿平常是个善良的女孩,她的学校组织为灾区捐款,她非常积极,和我谈到地震中受难的孩子她还泪流满面。看来她的表现还是反常的,这时我抑制住怒火,放低音量对她说:“告诉妈妈,到底怎么了?”女儿一下子把我搂抱得紧紧的,边哭边说:“妈妈,我怕地震,我怕死,我也怕你们死。”
原来女儿一人在家,打开网络、电视看到的是很多悲惨的画面,这让她想到了死亡。我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安慰她,你想哭就在妈妈怀里哭吧。我知道这时要让她的感情宣泄一下,待她平静点再和她谈论这个话题。
记得以前看过一位专家说过家长尽量不要主动向孩子解释死亡问题.
如果他问, 一定要正面回答。回答时要简单明了,避免含糊不清与欺骗地回答,像“他走”,“他睡着”等等。当孩子没有正面问到的时候,尽量不要讨论这个话题,因为孩子的成熟度有异,家长如果在孩子身心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到这个问题,反而会使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专家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到现在一直未和女儿探讨过死亡的话题。
现在女儿被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不能不和她谈谈了。女儿哭声渐渐变小,她又开始问我:“妈妈,我会死吗?你们也会死吗?”我开始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我说:“你觉得我们小区的花好看吗?”她说:“当然好看啦。”我接着问:“花会落到地上吗?”女儿连忙回答:“当然会了。”我说:“人也一样啊,也会像花一样落地啊。我们都会死的,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觉得她的心情平静多了,就和她简单探讨到这儿吧。我用毛巾把女儿脸上的泪擦干,在她床边陪着她,直到她睡着。
从那以后我还尽量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女儿,和她一起阅读了美国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写的文章《一片叶子落下来》。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这个发人深省的童话寓言温馨简洁,充满智慧。
面对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请动用你的智慧,巧妙地和孩子谈论吧。切不要避而不谈,也不可草率回答。否则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