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上网问题--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20

(2009-02-10 11:30:56)
标签:

教育

家庭

育儿

网瘾

分类: 家庭教育

          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上网问题--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20

 

 

           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上网问题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上网问题釆取了比较极端的措施:多数家长要求孩子在上网时必须有人监管,有的家长更是严令禁止孩子上网,同时还有部分家长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对孩子上网则釆取放任态度。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

    孩子上网到底应不应该禁止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互联网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遨游空间,如: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可以随时和同学沟通,可以向老师讲出一些面对面不敢讲的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可以自己或与他人共同进行网络游戏,以弥补现代家庭缺少玩伴和朋友的遗憾等等 

另外孩子有自己特有的心理和思维,当众多的同龄人正在通过网络发展着他们自己天地的同时,孩子是不会安于被禁止上网的现状,一旦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便会选择网吧作为自己上网的地点。而在非规范化管理的网吧,更可能使青少年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加重网络毒害的危害性。
    当然网络世界就像现实世界一样五彩缤纷、无限美丽,但总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网络上的不良内容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单纯的禁止显然有因噎废食的嫌疑,而且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不利因素。可见,家长不应该完全限制孩子上网,而应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寻求更多有利于自己成长学习的信息和知识。

为防止孩子上网成瘾,建议家长做到如下几点。

一、家长要学会上网。绝大多数不会上网的家长都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片面认为上网就是聊天、玩游戏。家长对网络一点不懂,整天唠叨网络的坏处,当然要被孩子耻笑了,又怎么能和孩子有共同语言,怎么能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有效指导呢?如果家长能够和孩子共同使用网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亲子交流肯定就容易多了,孩子往往不会误入歧途。

二、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家长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的家长回家后打开电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家庭内缺乏积极、向上、好学的家庭氛围,这种情况下还禁止孩子上网,孩子怎能做得到呢?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力求自己首先做到,否则孩子怎会心悦诚服?

三、家长应当向孩子推荐一些网站

家长可推荐一些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适合少年儿童进入的网站,把一些网站添加到家中电脑收藏夹中。如“少儿网”,它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网站,包括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中国学生报等内容;还有“上海少儿信息港”,“中国少年雏鹰网”等。

四、家长帮助孩子制定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长要抓住有利时机,帮助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规划。没有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或是人生方向不明确的孩子,往往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最容易迷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而有了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就不会因无聊和空虚而到虚拟世界里去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

五、家长要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爱好。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要引导孩子多读励志、名人传记以及道德修养方面的书。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从书中获取了大量的营养,那些健康向上的东西就会逐渐占领孩子的思想阵地。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可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孩子有了这些高尚的情趣和爱好,他的心灵就非常充实,抗拒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就比较强。这类孩子即使上网,一般也能把握好自己,不会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

六、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孩子兴奋地告诉你一些有趣的事,你一瓢冷水泼过去,“你怎么就不能谈谈学习呢?”当孩子向你倾诉烦恼时,你会抛出一句“没见我正忙着吗?”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以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钱就行了。凡此种种,都容易导致孩子上网找网友倾诉。家长不管多忙,每天都应该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

  家长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孩子迷恋网络的可能性会大大缩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