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比女性更不易原谅别人

标签:
美国宽恕冒犯男性朱丽亚·郁斯兰健康 |
分类: 保健养生 |
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心理学家朱丽亚·郁斯兰博士对“宽恕”这项课题深有研究,她做过7项研究,先后检测过1400名大学生的宽恕态度。在几项研究中,郁斯兰先要求受测者回想受到冒犯的情景,再把他们随意分成两组,一组直接检查当时的宽恕态度,另一组则另起炉灶,回想自己冒犯别人的经验。在研究中,郁斯兰每次都发现,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原谅别人。
研究也显示,男性觉得自己有过失时,报复心理会降低,宽恕别人的意愿会提高到和女性相同的程度。奇怪的是,女性就算有人告诉她自己有错,宽恕的意愿却不会提高,只是觉得不是滋味。
郁斯兰原本无意求证性别间对此是否有固定的模式差别,但证据却越来越明显。她说,“我们一直为这个现象找出种种解释,但这现象不断出现,不得不接受。”
男性对冒犯自己的人与事大多耿耿于怀,更会在意讨回“公道”。但外向的男性受到冒犯,比内向的男性更容易忘却。
女性天性喜欢聚会,因此更容易握手言和。而且内向或外向的差异,不影响女性的宽恕意愿。
男女的共同点是,轻微的冒犯、冒犯者道歉、或冒犯的是固定交往的对象时,男性和女性都比较容易原谅对方。
专家公布男性的心理八大健康标准
专家分析,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心理学界认为,完全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人是不存在的,但心理健康却永远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作为支撑家庭与社会主体的男性,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那您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
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说过:“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面对现实
我们可能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爱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体贴入微;我们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聪明伶俐、顺从听话;我们也可能正在遭遇着挫折和磨难……但是,我们只有先正视这一切,接受这一切,在此基础上,才有改变的可能性。只有认清现实,接受现实,脚踏实地,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善与人处
人生活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离开了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人将无法生存。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对别人吹毛求疵,动辄向他人发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际交往的分寸,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人格是人所有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有一则印度谚语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我们的性格和命运正是由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的行动自我雕塑而成。
家和事业是成年男性责任与压力的源头。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更应具备一个健康的心态。
“君子好财,取之有道。”一方面是说光明正大的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私欲。在嫉妒和眼红之外,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花花世界里的诱惑。老天总是会把机会给那些勤奋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