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值日生工作的开展
(2013-08-04 16:49:09)
标签:
浅谈中班值日生工作的开展教育 |
分类: 精萃论文/讲座/经验/心得 |
浅谈中班值日生工作的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总目标指出: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初步的责任感,幼儿园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此目标。幼儿园的值日生工作是幼儿在园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形式,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其次,可使幼儿处于一种必须完成集体所委托的工作任务的状态下,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再次,能使幼儿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值日生工作是一个漫长的体验式生活教育过程,各年龄段有其不同的教育重点和引导策略。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幼儿对值日生工作有了较为强烈的主观要求,想当值日生。但此年龄段幼儿做事仍以兴趣为主,缺乏坚持性、一贯性,常半途而废,或忘记自己是值日生了。《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幼儿园墙饰的创设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开展值日生工作之前,为班级创设一个关于值日生的主题墙饰尤为重要。
一、创设“今天我值日”的主题墙饰
首先班级的值日生墙饰应涵盖以下内容,日期、值日生名单、值日生职责内容。值日生墙饰上要有具体的星期几哪些是值日生,另外要让孩子通过墙饰能够明白值日生都有哪些具体工作。中班幼儿对自己的名字还不太熟悉,可以运用一些动物标记来作为孩子们值日的标记,这个标记可与班级茶杯、毛巾、储物柜、入区表的标记相同。让孩子们看着墙饰就知道自己是星期几值日,也知道值日生要做哪些事情。根据班级孩子的数量,平均分配到每一天去,这样一个星期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做值日生,不管是能力强的孩子还是能力弱的孩子都有机会在值日生工作中得到发展和进步。另外为了让孩子们能更清楚值日生的职责,可以将值日生的工作由班上一位孩子来操作,拍成照片,贴在墙饰里,通过照片展示让孩子们对值日生职责一目了然。还可以设计一个“最佳值日生”的评选栏,在周五放学前由孩子和老师共同选出本周的“最佳值日生”,并给予表扬、鼓励。
其次班级的值日生墙饰应与班级的整体环境创设协调一致。如有的班级是以田园风格为主的环境,值日生墙饰也应体现田园风格。例如我班是以海洋为主题的环境风格,在值日生墙饰上我选择了海豚火车,一共5节车厢,每节车厢代表一天,在车厢上面贴上与孩子们茶杯、毛巾等相同的标记,这样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自己星期几值日了。还在墙饰上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来进行装饰,比如孩子们可以画上大海轮,画上海洋里的各种鱼类等,这样的环境创设也体现了师幼互动。
二、家园配合,形成良好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环境。值日生所需具备的生活技能主要靠幼儿在家练习和巩固,如果家园不能形成积极一致的合力教育,会消弱和抵消教育的效果,使孩子无所适从,是非观、价值感发生偏离。班级中常发生这样的事,当值日生的孩子在班里学会了擦桌椅的技能,回家兴致勃勃想做这些事时,家长却嫌孩子动作慢、做不到位而不让孩子做。例如我们常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当孩子们看到地上有垃圾想主动捡起的时候,家长却制止孩子这样做,说这太脏了。这种背向的教育使我们认识到,对家长的教育也是我们工作的内容,只有赢得家长的理解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使家园的教育观、教育策略互为补充,有效促进,使幼儿良好的习惯逐步内化为较为稳定的美好品质,健康而自信地成长。因此开学初,我们通过家长会以及幼儿园论坛、家校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值日生工作,使家长对值日生工作的意义、内容、实施过程、实施方法及家庭配合策略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合作教育的意识。
通过开放日,让家长看到孩子值日的工作场面,参观了解班级 “今天我值日”主题环境的作用及互动方式,使家长受到现实情景的感染,对值日生工作更加重视。
三、孩子们对值日工作有了兴趣,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1、孩子更独立、更自信了,孩子们当值日生都知道要比其他孩子早点入园,帮助老师做好准备工作,这一点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2、有责任心了,孩子们每天早早进班,不仅认真迅速完成自己的份内事,还主动帮助其他孩子做事,在家也爱操心了,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醒家人关灯、带钥匙等,变得懂事且有责任感。
3、有了自律要求,值日生要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常规,为了让小朋友听值日生的话,首先值日生要管好自己,才能为孩子们做个好榜样,其他孩子才愿听他的话。
4、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值日生每天要帮班级做一些擦桌、排椅子的事情,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
5、管理能力提高了,每个环节都有值日生帮助老师一起管理班级常规,时刻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老师们也从琐碎的事情中解放了出来,可以更好的进行班级各项工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a3e4501019k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