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大班语言《月牙儿,一晃一晃》(散文诗)说课稿 胡燕

标签:
大班语言月牙儿一晃一晃散文诗说课稿教育 |
分类: 说课稿 |
大班语言《月牙儿,一晃一晃》(散文诗)说课稿
设计者:胡燕
一、说设计意图和对教材的分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儿童散文诗的“诗情画意”和“短小精悍”使它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大班幼儿已经具有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初步感受到散文诗语言所蕴含的美。其中源于生活的题材更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其语言水平。而散文诗《月牙儿一晃一晃》不但激发了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而且把孩子带进了一个无限遐想的天地。诗歌结构简单,意境优美,易于幼儿理解,主要通过对月牙儿形状的遐想,像冰灯、像小船、像秋千,用文学特有的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而优美的语句,让孩子们感受了文学作品的韵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它想象大胆奇特又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加上其语句重复,句式整齐,因此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和仿编。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曾提到“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这一点我确立了以下的目标:
1、能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并感受其优美的意境。(重点)
2、积极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学习按散文诗句式进行仿编。(难点)
纲要语言目标中提到:教师要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感知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第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是学习仿编散文诗,初步掌握仿编散文诗的技巧。难点形成原因是大班幼儿虽然有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和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但只停留在散文诗的内容上,对其丰富内涵的理解还比较缺乏,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
三、说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多玩拓展想象游戏,丰富事物之间的关联知识及北方和南方气候的不同之处和其地域的生活场景等。
2、物质准备:《月牙儿》课件、一段优美、舒缓的音乐带、月牙儿图片人手一份。
(缺:说教法和学法)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的主要流程为“直接提问,紧扣主题”——“配乐朗诵,感受意境”——“逐句欣赏,学习朗诵”——“完整欣赏,理解句式”——“仿编诗歌,体验成功”——“共同合作,后续学习”
具体过程设计 |
设计理由 |
|
前导部分 |
一、直接引题,紧扣主题。 师:什么是月牙儿? “月牙儿”像什么? |
对于大班的幼儿,直接提问引出能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在师幼的一问一答中理解了“月牙儿”的含义。 另外也采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为后面仿编打好基础。 |
基本部分 |
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优美的诗歌“月牙儿,一晃一晃”。 2、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一遍。 提问:你听了有什么感觉?你觉得那几个词语或句子最好听? |
通过教师配乐的完整朗诵,使孩子们对整首诗歌的意境有了初步的感受,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
三、课件逐句欣赏,理解散文诗内容。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月牙儿”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第一句。 2、引导幼儿根据多媒体说出诗歌句子,学习跟念。 3、有感情地朗诵2遍。 |
逐句欣赏分析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散文诗内容,体验散文诗的优美意境,从而增强了对散文诗的兴趣。 主要通过“多媒体演绎和观察法”来初步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
|
四、完整欣赏课件《月牙儿》 (1)提问:散文诗里月牙儿分别像什么? (2)为什么说月牙儿像冰灯,它与冰灯有哪儿相似的地方?星星与滴落的水花在哪儿比较相似?(都会闪光) (3)为什么说月牙儿像小船,它与小船有哪儿相似的地方?为什么把星星比作菱角?(形状相似) (4)为什么说月牙儿像秋千,它与秋千有哪儿相似的地方? |
这些提问为下面仿编句式作好铺垫,让幼儿从中了解根据月牙儿的形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品来进行仿编) |
附:
http://www.chinaqw.com/node2/node116/node514/node1362/images/00004443tu.jpg
嘟嘟:
月牙儿,一晃一晃,就象一根香蕉挂在天空;
月牙儿,一晃一晃,就象一块咬剩下的饼干。
月牙儿,一晃一晃,就象小女孩扎的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