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延伸——准备与拓展
(2010-03-21 20:52:17)
标签:
幼儿园阅读教学准备与拓展教育 |
分类: 早期阅读课例/早期阅读研究 |
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延伸——准备与拓展 |
一、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准备 (一)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 对阅读活动感兴趣,具备一定的前阅读经验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初步发展是开展系统的早期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准备阶段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为系统的早期阅读教学做好必要的情感准备、经验准备和语言准备。为了实现这一核心价值,准备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 2、认识图书的基本结构,对图书产生兴趣; 3、通过系列的活动,丰富直接经验并初步理解图书的内容; 4、能聆听、理解复杂的故事和情节,并积极参与系列的教学活动。 (二)准备阶段阅读教学的实施 对应以上四点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相应选择不同特点的阅读材料,并采用适宜的教学指导策略。 1、托班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能初步感知形象的图画,却不能理解抽象的文字。同时由于前阅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了解文字的特点,往往将文字和图画混为一谈。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无字图画故事书是比较适宜的阅读教学材料。 对应第一点教学目标,无字类图书教学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对图画的初步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如顺序阅读、倒序阅读、综合观察提问等,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图画,深挖图画细节,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多角度理解;与观察同步,教师还应鼓励幼儿自由、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具备一定的前阅读经验是幼儿阅读学习的基础。作为系统早期阅读的准备,托班幼儿应具备的前阅读经验包括对图书结构的基本认识,能区分图画和文字,初步了解图画和文字的对应性等。因此,在无字类图书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对应性高、文字简单的图书进行教学。 对应第二点教学目标,在这类图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示范帮助幼儿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认识图书的封面、页码、封底。在图画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幼儿自行猜测文字的内容,感受书面词汇和口头词汇的对应性,学习相关的书面表达,并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以运用。 3、阅读理解是凭借阅读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因此,储备一定量的直观经验是幼儿学习阅读的前提。所以,在开展系统早期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为托班幼儿选择主题与他们的直接经验息息相关的图书,充分调动和丰富幼儿的直观经验。 这类图书的阅读只是整体活动的一个部分。教学前期为经验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调动已有的、与图书相关的直接经验。教学的后期是经验的梳理阶段,教师可以在幼儿原有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梳理、总结、整合新获得的经验,并利用幼儿的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图书阅读作为整体活动的一个部分可以放在任何一个阶段进行。 4、由于托班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差,不具备看图画后自行建构故事意义的能力,同时也为了让托班幼儿免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托班的故事教学一般采取聆听、理解的方式进行。 为了培养幼儿的聆听、理解能力,教师应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故事情节较复杂的图书,绘声绘色地讲给幼儿听,让幼儿凭借听觉达成理解。之后,以主题教学的形式,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图书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经验,辅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由于准备阶段的阅读教学是以托班幼儿为教学对象的,所以教师应保证阅读过程的趣味性。图书阅读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在教学的组织上,教师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采用集体或者小组教学的形式,以各种方式带领幼儿阅读图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式,重要的是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系统的早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 二、幼儿园阅读教学的拓展 (一)拓展阶段的教学目标 经过系统的早期阅读教学,儿童的阅读能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运用一些简单的阅读策略对图画和文本达成理解;他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能完整和流畅地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通过大量阅读,他们积累了一些前阅读和前书写的经验,对图书的写作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幼儿园拓展阶段的阅读教学应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正规学习。根据小学学习的需要,提升主要应从三个角度着手: 1、阅读角度:以系统阅读为基础,分析文本结构,进行深层次理解,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2、写作角度:作为入学后写作学习的准备,以理解为基础,鼓励幼儿尝试初步的写作,积累写作相关知识和技能; 3、语素角度:以语言经验为基础,理解字、词结构的特点,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幼儿入学后大量识认文字和学习词汇做准备。 对应三个提升的角度,拓展阶段阅读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帮助幼儿深层次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与结构; 2、帮助幼儿了解阅读材料的表述特点和表达方式,并让幼儿尝试进行初步的写作; 3、让幼儿感知字形结构,了解字词的音形义关系,培养汉语语素意识。 (二)拓展阶段阅读教学的实施 对应拓展阶段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该阶段的阅读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 在小、中、大班的系统阅读教学阶段,虽然阅读材料的难度逐步提升,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类同的。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先逐页详细阅读图文,然后通过对故事结构的整体梳理达成完整理解。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幼儿虽然读懂了故事,但存在每页平均着力,难以把握故事内容重点的问题。 小学的阅读材料无论在长度或难度上较学前期都有较大提高,逐页详读的方式已无法适应小学阅读学习的需要。所以,在拓展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帮助幼儿学会分析阅读材料的结构,并依据对结构的判断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 分节阅读是帮助幼儿把握阅读材料结构的好方法。教师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起承转合,把故事分为多节。每一节作为一个整体,连续多页翻阅,让幼儿感受页间关系,整体理解一节的内容。故事情节理解的重要节段,教师可引导幼儿深读、精读;而相对重复的节段,则可以简读、略读。此外,教师还应解释分节的原因,并通过示范、解释等教学手段把分节的方法传递给幼儿,帮助幼儿从依赖教师分节逐步过渡到自己分节,自己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 2、写作教学 成功写作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对篇章结构的认识和丰富的书面语言。在幼儿入学开始正式的写作活动之前,拓展阶段的阅读教学应该在这两方面给幼儿一定的准备。 在篇章结构的认识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结构清晰或特别的阅读材料,如开头、经过、结尾非常清晰的材料,或循环往复、首尾相接的材料。在教学中,先带领幼儿阅读材料,达成理解。之后利用语言、表格、图表等方式梳理材料结构,帮助幼儿清晰作者的写作思路。最后,引导幼儿模仿材料的结构进行仿编,对所学的篇章结构进行运用。 至于书面语言的学习一方面有赖于海量阅读的积累,一方面也有赖于阅读过程中对书面语言的关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幼儿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特意拿出一段时间,同幼儿讨论重点词汇的含义、用法,帮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精确、简练、优美等特点。 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书写角,为幼儿提供随时尝试书写的机会。在书写角中,给幼儿一些真实的书写任务,比如给父母写感谢信、为幼儿园写介绍等,让幼儿在练习书写的同时,感受书写的意义。 3、语素意识的教学 语素意识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汉语构字、构词的规律,帮助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大量地识认文字和积累词汇。语素意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引导注意——自主猜想——教师澄清——扩展组词——词义解释这一教学流程来进行。 比如当在阅读材料中读到“野餐”这个偏正结构的词时,可以稍微放慢语速,提醒幼儿注意这个词,然后请幼儿自由猜想这个词的词义。幼儿可能会回答“吃饭”等比较模糊的答案,教师首先给予肯定,再引导幼儿做出更为准确的回答,如“在野外吃饭”等。接着引导“在野外吃的饭叫做野餐,那么中午吃的饭叫什么?”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猜想,如果幼儿正确回答“午餐”,教师再问“你们还吃过什么餐?”引导幼儿回想自己听过的带“餐”字的词语,比如“早餐”、“自助餐”等。对于幼儿扩展组成的每一个词,教师都要请他们接着进行解释,体会词语的构成特点。 出于幼小衔接的需要,拓展阶段的教学范围从原有的阅读领域拓展到了书写和语言元认知的范畴。相应的,这一阶段的课程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阅读课程发展成了完整的读写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