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实事是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
(2012-09-10 16:03:44)
标签:
杂谈 |
河北省委提出的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得民心顺民意,是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群众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次活动的核心是十件实事,这不同与以往的任何一次下基层活动。这次活动的突出特点就是一个“实实在在”。工作队在那里有事干,不同于“村里绕个圈、地头溜个弯”似的走马观花。这十件实事,有明确的工期、达标的标准,工作量摆在那里,不干活不行,干少了也不行。就拿修公路来说吧,原定村里修三千五百平方米的公路,三点五米宽一公里长,可是老百姓积极性高,把自家门前胡同道路早就清理出来了,眼巴巴等着你给他铺到家门口,你说你能不给他铺吗?铺了,就超了额定任务。还有打井,这也是一件关系基层发展的大事,谁也离不开喝水呀,没有水作动力,何谈农村发展。这次活动省委强力一推,上边配套了专门资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虽然不能说,每个村都解决了,华北地区干旱是不争的事实,但解决一个村,就比不解决好。还有就是修垃圾池、农家书屋、卫生室、改造电力设施,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突出地体现了这次活动的求真务实。
第二是干部确实受到了教育、增进了与基层的感情。干部在机关呆久了,不知道人间疾苦,不了解民情民意。这次上到省直机关的厅级干部,下到县、乡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大家都下来了,和农民群众朝夕相处,一呆就是10个月的时间,这耳鬓厮磨能不磨出感情来?村支书以前哪里见过厅级干部呀,只是在电视、报纸见过,现在大活人整天跟他唠嗑,这感情就深了,一块儿喝着小酒,还就摸起了村里的大事小情。有的书记对下基层的干部说,以后你走了我还去找你,你不认这门亲不行。那位赶紧说:得认,得认,不认谁也的认书记。
老百姓有什么困难,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出了责任感、紧迫感和事业心。记得一户人家因病致贫,过不下去了,工作队跑回单位寻求援助,发动自己单位的干部职工捐款八千多元,以解燃眉之急 。还有的给老乡修剪苹果树、桃树,因为老汉的儿子在外边打工呢,他们身体不好、步履蹒跚的,恰逢下基层的干部来了,给他们把问题解决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在我脑海里不断涌现,我说什么好呢?我脑子里涌现了许多词:为民、乐民、惠民、利民、民赞、民心、民乐。。。我还真不知道用哪个词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