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

(2009-04-23 20:51:01)
标签:

孔庙

十三碑亭

飞檐

斗角

山东

情感

文化

分类: 情感天地

    “勾心斗角”最早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是形容建筑的结构错综精密,而发展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是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的,意思是各用心机、相互排挤、明争暗斗。这次去曲阜游览孔庙了解到了这个成语的本义,看到了它具体表现形式。“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在孔庙,殿堂的飞檐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勾心斗角之能事,檐与檐紧咬,像雄鸡相斗啄对啄互不相让,这便是斗角!一个飞檐直插另一个飞檐的心窝,另一飞檐又横刺别的飞檐肩夹,毫不示弱!这是勾心原来“勾心斗角”是两种不同的建筑模式。好像两个“情人”在“接吻”,因而形成了钩心斗角的建筑风格,为孔庙增添了一大奇观。这在全国现存的古建筑群中还较为罕见。

[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山东之旅]——孔庙里的“勾心斗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