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多如牛毛——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说:风,放逸,走失。谓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犀牛望月——《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后因形容长久盼望
割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九牛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老牛破车——
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泥牛入海——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牛不喝水强按头——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庖丁解牛——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齐王舍牛——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牛骥同皂——牛和好马同槽,比喻贤愚同处,好坏相杂。“骥”,好马;“皂”,槽。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宋·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充栋汗牛——
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初生牛犊不怕虎
——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