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40)叶圣陶《语文随笔》之《中学国文学习法》

(2016-05-09 17:37:50)
分类: 名师工作室·读书时间

读书笔记(40)

叶圣陶《语文随笔》之《中学国文学习法》

 

http://s7/mw690/001tNPtdty71yarFJs2a6&690

一、认定目标

学习国文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写作方面——(一)能做十分钟的演说;

为什么把演说也列在写作方面?因为演说和写作是同一源头的两条水流,演说是用口的写作,写作是用笔的演说。

批注:

读过这样一篇文章《美国人从小练演讲(教育广角)》,作者是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费伟
1.笔者在美国大学里听过不短时间的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课堂教学中对演说的重视。
刚到美国时,笔者在新闻学院念研究生,发现上课人人都得讲,课课都要讲。美国大学的课程一般分为讲授类和讨论类两种。讲授类课程中教授自然是主角,但学生仍然要讲;讨论类课程就更不用说了,主要是学生在讲,教授引导。除了课堂上的演讲之外,博士研究生还必须到学术会议上去演讲。
美国课堂上教授布置的阅读量相当大,很多时候读不过来,这时大家就得每人分一部分,把材料吃透,然后轮流到讲台上去讲给大家听,并接受提问。教授则在一边对你的演讲做一些记录,或者为你的演讲打分。

2.美国人十分重视沟通交流的能力,演说能力的培养从小就受到重视。从上幼儿园开始,每个小朋友就要到台上去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想法,或向别人展示和讲解自己的物品,还会像模像样地要求大家提问,别的小朋友也不会客气,五花八门的问题都会提出来。老师会予以鼓励赞扬,给小朋友以无比的勇气和自信。到了小学和初中,则都有演讲练习课。在高中阶段,演讲是美国学生的必修课。▲
                  ——    《环球时报》 (2003年11月05日 第二十二版)

二、靠自己的力

要靠自己的力阅读,不得不有所准备。

(一)留心听别人的话。

(二)留心查字典。

(三)留心查词典。

(四)留心看参考书。

以上说的准备也可以换成“积蓄”二字。积蓄得越多,阅读能力越强。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需阅读。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

批注:

这里说的“一辈子阅读”,就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下是360百科对“终身学习”的介绍。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手册》。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总之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在当今社会,若要说到何种教育理论或是何种教育思潮最令世界震动,则无疑当数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近30年来关于终身教育概念的讨论可谓众说纷纭,甚至迄今为止也没有统一的权威性定论。这一事实不仅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这一崭新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的程度,同时也证实了该理念在形成科学的概念方面所必需的全面解释与严密论证尚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几个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心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三、阅读举要

最要紧的,阅读不是没事做闲消遣,无非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其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