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6):张艳娟《草房子》读后感

(2015-04-09 16:09:50)
标签:

情感

分类: 名师工作室·成长足迹

《草房子》读后感

张艳娟

曹文轩的《草房子》,描写细腻,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的刻画极为成功。它以草房子周围人物的经历为线索,然后每章写一个人物,写出了少年儿童成长的心理路程,是一部很不错的儿童文学。我觉得这些人物里写的最好的是秃鹤。

秃鹤----本命陆鹤,秃鹤是大家给他起的外号,头很亮的他是众人嘲笑的对象,由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对他的秃头很不以为然,别人摸两下就摸两下,到别人摸他的头需要付点东西给他,再到别人给什么也不让摸了,这是这个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有身体缺陷,但越这样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越强,当触碰到他的心里的底线,他的反抗也是很强烈的,比如他在学校会操的时候的反常的举动(把他的帽子突然摘下来露出光头,使学生的阵脚全乱,结果丢了冠军。)就是对嘲笑他的人的最好的嘲讽。可他的自尊也让他成了众矢之的,为了挽回众人对他的印象,他又主动承担了演戏里的角色。

这个角色不仅让我想到了我们身边的有缺陷的学生,当然有的人不是身体缺陷,而是自己感觉的心理缺陷。这种人他本身是很自卑的,因为老觉得自己不如人,还老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结果越在意越自卑,也越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后来就是自闭。缺少自信是这类人的通病,但当别人触碰到他的痛处时,他会有极其强烈的反抗,表现为或行为过激,或玩世不恭,或看破红尘。作为老师来说,我们要关注这类孩子的成长,不要对这类孩子有特殊的看法,跟不要特殊的对待,要把他们放在集体中让他们觉得他们和别的孩子是一样的,慢慢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还有就是引导好其他孩子,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这样所有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如果班级里风气不正,嘲笑人的风气蔚然成风,那这个老师是很痛苦的。

由秃鹤这个人物,我想到了我们人性的劣根性与人性的复归。越是落后的地方人们越容易说长道短,越容易关注别人而不看自己,不注意自我修养,人人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逐渐迷失了自己。我们是否应该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有所思考与行动呢?

纸月---是一个人见人爱可人疼的小姑娘。可红颜薄命,出生时不知父亲是谁,母亲也因不堪屈辱在生下她后去世,她在外婆的呵护下长大,但因为没有父母的照顾经常受到坏孩子的欺负,于是被迫转到了油麻地小学,在上学的路上还受到他们的欺负经常迟到。可就是这样一个经历坎坷的小姑娘骨子里却有不屈的灵魂,她不仅学习成绩很突出,而且多才多艺,戏演的尤其好,是一个虽然自己坎坷却很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纸月的形象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的众多的女孩子,有不少都是身份可怜但却很有才,经常受到欺凌但却不屈不挠的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很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可怜、可疼、可歌、可赞的。

白雀---这是一个被封建家长毁掉一生的形象。她和蒋一轮很情投意合,但蒋一轮却不是她父亲理想的女婿,在父亲的干预下,在各种误会下俩人不得不分手。就在白雀想和谷苇结婚时,却被谷苇的小气给气坏分手了,就在她想和蒋一轮重温旧好时,蒋一轮却因为白雀的毁约而心灰意冷的和别人结婚了。白雀在当了一段时间的精神的第三者后不堪重负远走他乡,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和蒋一轮都是这一场不幸的婚姻的牺牲品。

    在中国历史上歌颂爱情的作品数不胜数,悲剧和喜剧都有,白雀和蒋一轮的爱情故事是很普通的,但这也反应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父亲,就连白雀也在家境较好的谷苇面前发生动摇,他们两个对自己的爱情也不够坚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爱情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其实只要他们能坚持到底,应该有不错的结局,白雀可以和父亲抗争,蒋一轮也可以和媳妇离婚么,自己的性格不坚定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在他们俩身上得到了印证。人活一世不容易,犹豫的性格即成全不了别人(蒋一轮的老婆以后会幸福吗?)也毁掉了自己,白雀以后会忘掉这一段恋情重新找到幸福吗?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性格很容易错过自己的幸福。

    艾地---写的是秦大奶奶这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她和秦大靠拼命的节约和拼命的干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土地,结果却因为政策被收了回去,秦大也去世了,在重大的打击面前秦大奶奶变成了很惹人厌的人物形象,她拼命的保护自己的土地,和学校作对,和学生作对,做出各种令人讨厌的行为(故意养鸡鸭扰乱学校的秩序;破坏学校的树苗在苗圃里打滚;被人搬家后半夜又搬回来,几次三番的折腾……),由于她的种种恶行,结果没有人喜欢她,只有桑桑还很同情她。后来桑校长允许她在学校里住,还给她盖了房子,也逐渐改变了她和学校和学生的感情,最后竟然为了救一个学生自己淹死了,总之这是一个前后性格对比鲜明的人物,也是作者写的很成功的人物形象。把特定的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里结果就有了不一般的效果。

秦大奶奶爱种艾,她的生命也结束在艾地了,因为艾,她的形象也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红门---《红门》两章采用两条线索来写,一条是红门杂货铺有胜而衰的经过,二是杜小康随着红门的兴衰而发生的个人经历的变化。

红门杂货铺是油麻地这个地方唯一的商铺,所以杜小康家是当地最富有的人家,因此杜小康是油麻地小学最优越的孩子,也是精神上的贵族。就像现在的富家子弟,老觉得自己不同一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明显优越于其他人。在这些人面前,如果不是内心强大的人往往会自惭形秽。

红门杂货铺发生火灾是杜家的转折点,杂货铺被烧了,杜家欠了一屁股债,家境败落,为了还债,杜小康不得不辍学,这对于一个喜欢上学而且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啊!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杜小康和父亲去放鸭,充满了对红门兴起的希望,可希望再次破灭,杜雍和生病了,鸭没有,杜家彻底破产,杜小康再也没有上学的可能,为了替父看病,杜小康也不得不做起了生意。杜小康虽然家垮了,可他的精神并没有垮,这是多么坚强的孩子!

苦难是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有的人自强不息,勤奋努力,结果自己成长了,家境也有所好转。而有的人却自甘堕落,意志消沉下去,从此一蹶不振,家境复兴无望。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条件下,不要提供给他过于优欲的生活条件,要善于给他一些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的内心,内心的强大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细马---细马是邱二爷过继的大哥家的孩子,由于语言不通,在油麻地小学上课十分困难,自己也不喜欢上学,就在二妈的讨厌与同学的歧视中退学了,他喜欢放羊,但是二妈仍然容不下他,最后想把他送走,可在半路他想起二爷对他的好,又自己回来了。家境的变迁(发水淹没了房子,家里一贫如洗)让他变得懂事了,在邱二爷去世后,他独自寻找回神志失常的邱二妈,撑起了这个家。

细马是一个虽不喜欢上学但很努力很勤奋更重感情的孩子,他懂得感恩,很有责任感,在家庭变故面前表现出的坚强与冷静是我们一般的成年人也难做到的,这说明他的内心是坚定的强大的。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在父母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几乎没经历过什么风雨,就像一棵棵温室里的花朵,能经历住风雨吗?苦难就像一座大学,在这所大学里,细马成熟了,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我们的花朵们是否也该放到阳光下经历一下风吹雨打呢?

药寮---药寮的主人公是和细马截然不同的桑桑。在小说的一开始就出现的人物—善良,热心,学习优秀,很有家庭优越感(油麻地校长的儿子嘛),在这一章里成了一个不幸的主人公,这么一个可爱的孩子却生了一场不可医治的怪病,桑校长为了儿子到处求医问药,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极力想补偿孩子,挽救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也不知是桑校长的诚心感动了上帝,还是这一家人的善良感动了苍天,桑桑的病竟意外的好了,真是绝处逢生,好人有好报。

桑桑是这本小说的一个线索性的人物,也是一个充满着真善美的人物,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帮助受人欺负的纸月,他善待众人苛责的秦大奶奶,他当白雀和蒋一轮通讯员,他和杜小康之间的较量以及后来在小康家败落后和他成为好朋友,他和细马之间的友谊,总之,点点滴滴,在他身上总能看到善良的一面,他是作者花心思重点刻画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很丰满的人物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