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涅姆事件里最不可思议的破案疑点
老海
由案情可知,涅姆生性浪漫,素爱独来独往出入,他被刺杀的那刻已是很冷很深的夜晚,而且还正是他与比他小32岁的年轻女友漫步桥边的浪漫时分。
说涅姆死于浪漫点太扯,但他的的确确是死在夜阑人静的浪漫时分。如果不是生性浪漫,不是喜欢“轻车简从”,他未必活不到3月1日反战大游行那天。既然自己在生前就曾预感会被谋杀,可自己竟然还与女友在深夜街头流步浪漫而不归,在这点上,无论刺杀是不是他预感里的当事人策划,他的遇刺就一点也不令人意外,甚至还该咎由自取。
一点警惕与提防都没有,一个保镖或随行也没有,这于凶手,行刺就是小菜一碟,根本无需职业杀手或雇佣军出手。从俄罗斯警方披露的侦查所获来看,凶手驾车逃跑是一路悠哉游哉,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慌不择路,而是尾随一辆大货车循规蹈矩的缓缓行走,不匆不忙,全然不像刚刚刺杀完一名当红政客后该有的心态,也完全不像是在逃逸。
没有人能够想得通凶手在行刺后为何如此淡定离开?也没有人想得明凶手为何对随时或被警察与特工追赶上来拘捕的危机如此不屑一虑?无论是谁,也无论他有多正义、多悲天悯地,任何人给这名“淡定哥”凶手油然而生一种与正义、良心都无关的内心佩服都是必然和正常的。
让所有人再度跌入迷雾的,是俄罗斯警方公布在现场发现的子弹共由六个不同制造商出品这一奇异案情。理论上,由此可断定凶手事前是惧怕被拘捕坐牢的,否则不必在筹备子弹的事上如此折腾设圈给警方。但可是,凶手既然在预谋阶段如此怕死,行刺后为何又如此不怕死了?有一种可能是,准备枪支和子弹的另有其人,被涅姆女友目击到开枪杀人的凶手只是奉命行刺,对子弹事宜全不知情,而且还可能被告知了“尽管放手去干,安全我来全包”。
当然,如果凶手是个蠢货而非职业化的“淡定哥”,刺杀后不慌不忙的逃逸就还是可能发生。
事件里最不可思议的还是凶手对年轻美貌的乌克兰女模的有意放过。据目击者回忆,凶手驱车直来,上来就朝涅姆开枪,二话都没说,却连发了七八枪,分明就是一定要取涅姆的命,但对近在咫尺的涅姆的女友,凶手居然不但财色不收,而且还对她发肤不伤,让她“幸存”为刺杀现场近距离内的唯一目击证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至少他对乌克兰女模是不冷血的,但对涅姆却又完全是非置之死地而不可的凶煞状,这其中的蹊蹊跷跷既让人百思不解,也使之成为揭开全案之谜的最大关键。
如果是普京在幕后策划谋杀或是普京政权反对派在玩耍“苦肉计”,凶手在现场就一定要杀人灭口,不会留下任何线索给警察,乌克兰女模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享受幸存的“特权”,何况杀她同样易如反掌。如果是塔利班或穆斯林之类的暴恐组织行刺涅姆,涅姆的女友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得以幸存,恐怖组织暗杀从来都不在乎暗杀现场的无辜人员的生死,但也不在乎多杀一个毫无抵抗能力的女流,而且在那个现场多杀一个年轻美貌的乌克兰籍女模更能引发震惊世界的“额外”的轰动效果,何况滥杀无辜原本就是它们的标签。
都知道的,行刺者在那个夜晚若要干掉乌克兰籍女模同样也是小菜一碟,可他将手枪里的子弹一股脑的全部射向涅姆,愣是没“舍得”留下一粒给涅姆的女友。以行刺后大大方方驾车离开的悠闲来看,即便手枪没有了子弹,凶手同样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体格在现场将涅姆的女友活活干掉,但这名乌克兰籍女模最终还是在连她自己也感到异样不可思议的惊愕中毫发无损的活了下来。
若以幸存来分析凶手行刺的动机,则是惘然不顾案情事实的逻辑推演。乌克兰籍女模的“幸存”足以说明,涅姆是刺杀行动的唯一的既定目标,而他的女友则是刺杀行动事前既定的“一定要放过”的对象。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刺杀涅姆就一定不是仇杀、政杀和恐怖暗杀,而一定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的为情而杀。
或许,涅姆至死都在不解,作为曾经如日中天的政客,居然最终死于毫无价值的世俗情杀,徒使自己不齿于世人。
2015-03-02 老海
(再也没人骂娘的夜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