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文化内核大摆我相信世界文化 |
分类: 我强打起手鼓 |
印度男子香港地铁打人后凭啥扬长而去
老海
近日在香港地铁车厢内,一名印度男子突然一直拳打在一名香港年轻人脸上,香港人被打晕,印度人则大摇大摆地走出了车厢。车厢内的港客纷纷指着印度男子,全程无人制止其施暴。
同情那名香港年轻人的地铁遭遇,相信香港警方会有所作为于此人和此事,但同时,不由得不想起前些日内地小女孩在香港“便溺”的那泡尿,及围之而起的那场舆论风波。
地铁人来人往,亦人山人海,而即便是在车厢内,港人在人数上也占绝对优势。行凶者就是一人。甚至可怀疑当日当时当节车厢内就只有一名印度人,因而非常大的一个可能性是,行凶者和围观者在人数上的对比是一比N,而这个N还可以扩大到左右相连的另外两节车厢的香港客人数的总和——只要有人站出来制止行凶的那名印度人,有人敢于高声喊一声“香港人不容欺负”。
但,那名香港人最终还是在港印力量N比一的绝对优势之下被打晕。而且还是发生在香港政府管辖的地铁内。
理论上,只要有一个港客敢于站出来,基于我对港人高素质、高文明的此前认知,我相信那名行凶的印度人,即便最终获得车厢内香港人的大度宽容,在离开车厢那刻,他也走不出大摇大摆若无其事的那副德行和样子。
行凶者若无其事,围观者就或有事——他日他时当自己遭遇此情此景时,自己也会成为类似今日“N比一”绝对优势和不可思议下的受害者。
不可忽视的是,当事件里由香港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个体冷漠,在是日香港地铁车厢内相互认同、包容、取暖并最终取得“胜利”后,香港媒体和香港社会却依然无动于衷,依然无视并没有相应的社会谴责后,这种冷漠也会在香港社会的各个层面潜移扩散,从个体性发展成社会性,默化为香港人在“一泡尿”风波里集体高度鄙视的次文化,成为下一个行凶者得以大摇大摆并若无其事的社会根源。
我无意批评香港人,也无意抨击香港社会。香港社会的高度文明性是世界公认的,不是内地小女孩一泡尿就可以尿变味的,也不是印度男子一个直拳就可以打晕的。
内地也好,香港也好,随机发生的个别社会现象都不足以代表或说明各自社会的真实内核。香港地铁内发生的冷漠围观这一幕,内地社会照样有。人数上的“N比一”不是个体敢于伸张社会正义的最终决定因素,小女孩的一泡尿”也不是折射国民质素的最清晰镜子。纠结于港内两地的文明高低比照,甚至不惜为之一战,还不如各自回过头去反思如何养成社会文化文明。
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