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钉子户”、“缠访户”到“香港老太”有多远

(2011-04-25 22:50:53)
标签:

民告官

港珠澳大桥

政府

今日早报

香港高等法院

文化

分类: 我强打起手鼓

从“钉子户”、“缠访户”到“香港老太”有多远

老海

 

去年,香港老太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的环境评估不合理也不合法,乃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7项司法复核环评报告申请理由。时至本月18日,香港高院裁定香港环保署批准的环保报告无效。造价逾700亿港元的大桥因此轰然停工。(4月20日《今日早报》)

 

所以说“轰然停工”,那是从我们的角度感受。香港人司空见惯了这类“民告官”事件,不甚拿当回事。

 

大桥停工,环保公益获得应有的保护,香港民众该感谢谁?一要感谢有环保专业知识并有心公益的香港老太,二要感谢老太胜诉所“仰仗”的香港特有的合理、健康的“民告官”法治之体制。应当说,十三亿内地民众里,有足够学识和能力发现政府重大项目环保评估是否存在问题的人多的是,但是,内地缺少一套让民众充分、自由介入监督政府施政的合理、健康的“民告官”体制,让有心公益的有识之士愣是没有用武之地。

 

在内地,如果有人能成功“逼停”700万的小项目就已经很“了不起”。当然,“了不起”只是坊间的口水,不能代表官方的口径。遗憾的是,这“了不起”至今没人能堪当。要想依法“逼停”造价逾700亿的政府大桥项目,那就是天方夜谭。是扯淡。

 

当下,只要你的诉求或胆量使得政府项目放缓了步伐,政府就或会给你套上一个特殊的中性符号,或“钉子户”,或“缠访户”,让你成为方圆百里都不受欢迎的人。

 

钉子,钉手手痛,钉谁谁痛。“钉子户”三字,可谓形象对称。“钉子户”钉到了政府的手,弄痛了政府的心,自然难获政府“青睐”。因为与政府利益有距离,即使是合理合法的权益诉求,首先着眼“从大局出发”的政府一般都不会轻易“给面”。要政府让步,那无疑是蜀道之难。政府一般不会依法让步,因为无法可依。

 

“缠访户”,缠访也,纠住不放,缠着不休,很烦人。政府不耐烦了,才使上难听的“缠”字。在内地,“民告官”不是一碗好啃的饭,要从信访到上访,从上访到“京访”,要没完没了地访,无止无休地缠,事还没有得到依法解决,权益还没能得到依法保护,人却先要带上政治标识,成了“缠访户”。近些年,更有“缠访户”被精神病了。一心为民的政府,一般都要从大局出发。政府要从大局出发,公民就只能穿小鞋。

 

体制的欠缺,同时也导致公民素质的欠缺。在内地,“钉子户”和“缠访户”基本都是冲着个人权益去维权,为民众公益维权的个例极少。如果法治体制健全、健康了,为公益着想的“钉子户”和“缠访户”才会慢慢多起来。

 

2011-4-25   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