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民为什么能“非正常”走红
(2011-01-12 01:17:56)
标签:
郑宇民中国官场潜规则城管就业人口文化 |
分类: 我强打起手鼓 |
郑宇民为什么能“非正常”走红
老海
厅官走红不易,正常的走动很难成名,正常公务就更难。厅官本分内的正常言行只会带来安安分分,很难诞造出象浙江工商局副局长郑宇民一夜蹿红的轰动效应。在此前的郑,一如中国所有的厅官无闻于世,他的蹿红纯属“非正常”。
要想“出名”,城管是个好豪门,此前发生的多起城管打人事件已经证明,随便一个小城管都可以一夜走红大中国。在咱国家,最敏感最容易出事最可能爆发爆炸性新闻的部位首当其冲就是城管。咱姑且不太友好调侃一下这个豪门,倘要一统台湾,根本不需劳驾军队和导弹,只需求其遣去一队城管,准能一夜和平两岸。为什么?因为咱的城管早已战名在外,且恶名昭昭,十亿人民都怕得够呛,屈指可算的台岛人民岂能不乖乖就范?
对于出身在工商部门“寒门”里的郑宇民,一夜蹿红就是绝难,可他却意外“成功”了,现在已是天下妇孺尽知。把握机遇也是一种能力。把不是机会的机遇变成胜机,足见厅官郑宇民在这方面的超强。之前有多少市长书记都曾经上过央视,可就是没人能一越众人而红遍天下。天赐郑机,郑赐其良。这是郑“非正常”蹿红的第一主因。
一般而言,官员都不是“全能冠军”,不可能浑身都是十八般武艺。选用官员不是很要求文采与才华,但却一定要求专业性。提拔官员有一项原则是因才就位,也就是什么样的位置就使用什么样的人才,因而官员的才干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元性和局限性。象郑宇民那样能文采不绝口才滔滔的厅官,那是九牛一毛之罕者。是凤毛麟角。
可贵的是,面对央视主持,郑宇民面无“惧”色。这个“惧”不是惧内,也不是对京城里的镁光灯和央视女主持的怯场,我指的是对官场潜规则的惧怕。常日里,老百姓是难得一见厅官露脸,见到真人了却又难得见到真言。咱的厅官一向多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了也是绝不轻易露上一句半词的真话。这就是官场潜规则:有些话不能说,可以说的也只能扭扭捏捏去说,不能直白了。郑宇民这次却是一反官场常态,率性直言。“全国4300万的企业,民营企业占多少?92%以上。全国有多少就业人口?7.79亿。国有企业安排就业人口多少?6300万,91.8%都是民营企业承担的。”听郑君此话,全国人民都知道民企为中国的GDP和就业率有多大贡献。
为民企说话的官员,事实上就是在为民说话。比起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厅官,郑显然更有人情味,因此而被民众广为认可和喜爱也就是情理中事。如果官场也是江湖,郑就是一江湖中人。如果官场也可以说性情,郑就是一性情中人,而且是官场江湖里难得一见的性情中人。郑宇民的“非正常”走红也就不可避免了。
应当说,郑宇民事前并没有预谋要让自己蹿红,他只是在一个很不寻常的地方说了几句很不寻常的话。蹿红并非本意,那些不寻常的话才是郑的初衷。厅官们都不该因此嫉妒或厌恨郑宇民,倒是应该学习学习郑宇民为民说话的勇气与魄力,别因为老是站着说话而累坏了腰。我们民众应该记住的,也不该是郑的能说会道,而应该是他的那些不寻常话,不然就对不起郑宇民,对不起官场里难得一遇的实话实说。
2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