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时候为天下荡妇翻案了

(2011-01-05 12:51:56)
标签:

《水浒》

潘金莲

婚外情

武大郎

武松打虎

文化

分类: 头头不是道

是时候为天下荡妇翻案了

老海

古典听多了,耳朵就会中毒,就只知道有亨德尔莫扎特,不知道有席琳迪翁和杰克逊,就会排斥那英王菲和宋祖英,鄙视周杰伦及他此前的四大天王。学府派的音乐生基本都是这么个中毒症。四大古典看多了也会患上这毛病。打个比方,读书人读《水浒》,就全都读出了潘金莲是绝世荡妇、武大郎是旷世窝囊废、武松是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

 

在书里,武松打虎纯属自保,并非出于为民除害本意?如果不是一口气喝上十八碗酒,他也不会独上景阳冈。有谁会在要去为民除害之前先将自己喝烂醉了?书中有写,吊睛大虫蹿出来后,他武松还是醉醺醺醉汉一个,待把庞然大物打死了,自己酒醒并被冷汗惊醒后,才晓得原来自己打死了一只老虎。

 

无论古今,卖大饼都很难出息。今人有卖方便面买出场面的,可是,如果今人是古人,相信他也不会比武大郎有出息。那年头中原才多大?才得几丁人口?即便是举全国之财力来团购武氏大饼,再让整个中原都骑牛赶马来吃他的大饼,武大郎顶多也是个万元户。而今人发的基本都是人头财。十几亿人的大中国,每人买一桶方便面就是几十亿的交易额,出几个卖方便面的亿万富翁简直易如反掌。

 

真英雄与窝囊废,谁说了准?如果是小说中的村民和镇民说了算,武松就是英雄,大郎就是窝囊。如果今人跟书中的市井村夫一般见识,《水浒》人物就都被小说里的市井村夫贴上标签了。以标签对号入座,潘金莲就是千古唾骂的一荡妇。

 

然而,今人里终是有了不认标签去读《水浒》的。鞠觉亮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一个。确切说,是影视导演里绝无仅有的那个。他读出了原著里不曾着笔的的人物内心世界里的繁复与斑驳,于是,在他的新版《水浒》里,潘金莲终于百年一遇地清纯美丽了一次,从荡妇标签的千年压抑下,成功扬眉吐气,成了一朵是男人都会喜欢的出水芙蓉。武松也被还原回一个血气方刚青年汉子的真性情和真情欲,做了一回铁血柔情的感性男人,终于千年爱了一回,爱上了楚楚动人又情场失意的潘金莲。

 

鞠觉亮现编的这段武潘“叔嫂情”,完全符合今人的心理学,也更大程度地迎合了今人受众的审美心理,让很大一部分人越看越是滋味,特别是远离了四大古典的80后和90后。无论古今,生活其实原本就是这样。这是双后新新人类对新《水浒》里这对情人的喟叹。

 

在武大郎的年代,婚外情是件要命的恐怖事。女人出嫁后,一旦被男人遗弃或冷落,就只有终身守活寡的义务。古人所谓的红颜薄命,其意多指此故。潘金莲难堪闺房寂寞,好上花花公子西门庆,荡妇之名自然难逃。即使到了已经共和国了的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婚外情也不是件女人好受的事,“荡妇”仍是婚外情女人的耻辱标签。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追求婚外情的女人才渐渐被摘掉“荡妇”之名,取而代之的是不甚贬义的“第三者”一词。再到近年,“第三者”的标签也渐渐被人遗忘,随之而来的是全社会对这类女人的宽容与理解。现代社会里,还有女人是荡妇吗?还有谁能有耳福听闻有女人被人骂作荡妇吗?

 

荡妇一词的淡出历史,见证了共和国后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民政婚姻登记处有据可查,绝大部分的完全够格被古人贴上荡妇标签的现代女性,重新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婚姻与爱情的新生。婚外情不再是一件耻辱之事,这由共和国的法律变迁可以看见。《婚姻法》虽然立有婚姻过错责任的补偿条例,但其意已经是鼓励重组婚姻多过鼓励婚姻勉强与维持。

 

有意思的是,公安部新近刚严令一事,禁止把卖淫女叫妓女,还同时严令禁止拉卖淫女上街游行,并同时统一了卖淫女的法律称呼,叫失足女性。可以想象,不出多久,荡妇与妓女二词将永远从我们的生活词典里消失,唯有当艺术需要的时候,它们才会作为某个时代的特殊用语或时代方言而出现于作品里,成为艺术专用词。

 

共和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有多少成就,此一二事便是例证。

 

有人对新版《水浒》新编的武松与潘金莲的叔婶情不以为然,甚至唾以为耻,那是审美品味仍停滞不前的缘故。传统文化固然需要承传,但现代文明不可不随时代发展而向前进。今人解读四大古典,就应当带上时代赋予今人的有色镜。这副有色镜一边应是现代文明的新内涵,另一边应是现代文明的新内核。撇开现代文明这副镜子,古书今读就是盲人摸象,是不进且退。言归正传来,还是读书人如何读书的问题。

 

这到底是什么问题?依我看,是读书人的腰板子出了问题:对主流艺术和传统艺术哈腰不迭,迂腐地叠腰鞠躬,奉之神明,神明之外则再无他物,于是就是一副对其他艺术和支流旁系目中无人,傲慢而偏见。新版《武松》就是一副照腰镜,照出今人读书的腰直腰曲腰好腰坏来。

 

2011-1-5     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