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周洋时代,我们都要直面迷乱

(2010-04-11 17:35:03)
标签:

青年楷模

中国青年

特权

冬奥

周洋

后周

文化

分类: 以国事为重就别哭

后周洋时代,我们都要直面迷乱

老海

 

 

 

新华社发现周洋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所以刊文指出“周洋反映一代人”。这很对路。关注特别的社会问题的确需要主流媒体引领,特别是当关注上升到要责教一个冬奥冠军时,就更需要能够一锤定音的“领头羊”来定调。但新华社的文章《奥运冠军不该有特权意识 周洋反映一代人》批错了路子。所以,需要有人站出来替周洋伸冤。

 

在长春的庆功会上,周洋根本没有特权意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不能。特权意识有它自己的政治特征,也就是它是有阶层性的。它不属于平民所有或所能。特权,它首先是一种权力,然后才是将权力下的利益。通俗地说,就是将手上的权力化为“多拿多占”。

 

周洋没有“多拿多占”,她只是“多要”、“多受”罢了。事实上周洋也只能“多要多受”,她只是一个运动员,或者说只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不属于有特权的阶层。

 

但是,庆功会后的周洋已经从光环下的周洋变成了特权下的周洋,一个原本可以成为青年楷模的冬奥冠军让人一再失望,一再偶像破灭。这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事实。因为周洋,一个二难的抉择摆在了中国青年的面前:

 

如果向周洋学习孝敬,取悦自己父母,改善自己生活,唯自私自利是榜,是学,是做,中国青年就会沦落成漠视社会美德的一代。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体育健儿,就会不断涌现更多的周洋向国家“开口要”,要这要那,要非分之想,要非分之物,最后就要到中华民族宁要铜牌铁牌铝牌也不敢要金牌。

 

如果以周洋为耻,那就跟国家初衷南辕北辙。周洋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冬奥冠军,是国家为我们这代培养出来的青年楷模。为了培养,国家奖给了周洋320万的钱和90方的屋。现在,为了更好地培养,长春市又以家乡的名义格外奖励“解决”周洋父母的工作。周洋的“开口要”理所应当了,长春市的乐意“解决”责无旁贷了,我们国家的初衷夙愿都这样了,都乐意到不必计较社会公德美德了,我们中国青年还要以周洋为耻吗?

 

当周洋还是冠军光环下的周洋,她就是我们所有中国青年的楷模。当周洋成了“感谢门”里那个不懂感恩的小周洋,我们还可以学习她身上的为国拼搏精神。当周洋站到了特权下,成了理所当然“多要”并理所当然地“多受”的周洋,我们还可以向她学习什么?

 

周洋是个别的,但又不是个别的。她是运动员里的个别,但不是我们这代青年里的个别。正如新华社所指,周洋“反映一代人”。现在,这个被国家特权彻底模棱了的青年楷模,从此就将模糊很大一部分年青人的眼睛,让很多中国青年在个人私利和社会责任的十字街头迷失方向。

 

这就是庆功会后的后周洋时代。从此,我们,每一名中国青年,都不得不直面迷乱。

 

2010-4-11    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