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孔子狠骂的“坏女人”其实并不坏

(2009-11-13 02:13:44)
标签:

小人

坏女人

丌官

原话

孔子

中国

文化

分类: 滔滔才是道

孔子不与妇女便,但使后人长太息

老海

 

 

孔子虽圣,却着实是骂过女人。尽管没有孔子家史可考证,其弟子及后人编撰的那部《论语》却是有记录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的原话未必就是这些字眼,其弟子及后人都是孔子的尊圣一族,出于情感及尊仰,多少都会修饰过滤而美化孔子原话的一些字眼,《论语》保留下来的应当多是原话的句意,未必都是原字原词录记原句。

 

即使可能已被文过饰非,孔子这话骂得仍是着实难听,骂得实在过分。孔子原话是这么骂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用现在的白话文骂就是这样,“女人就不是东西,跟(他娘的)小人一吊样”。天下尽知小人可恨,人尽可骂。有幅小人画像可供揣摩小人的可恨可恶:林中有狼,总是离你不近也不远,始终保持着随时可以攻击的有效杀伤距离,狼视而耽耽,让人一刻也不敢怠慢松懈。这獠牙侍候着的狼就是小人的真面目,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孔子还漏掉了最严重的一点,小人除了可恶可狠,还可怕。小人做事常是不择手段,常把好人给做掉。中国的历史常见“做掉”事,宋朝岳飞就给小人秦桧做掉。

 

用这个特别句式来骂女人,孔子都可算“心狠手辣”。“女人”二字紧随“唯”字之后,用以凸显要被旗帜鲜明而骂。“和”字后的“小人”则成了“坏女人”的喻体。逗号后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九个字的意思就很明了了,就是与小人无二的“坏女人”的“恶行”标准。孔子当年一定是没少遭小人眈视或阴陷,一定是被气得胡子眉毛都跳直过,乃至对小人耿耿难忘,骂女人都没忘将小人拉出来打比方,把天下女人狠狠地骂进了千古。如果孔子这话是骂小人而非女人,将女人和小人的位置前后置换,用坏女人来詈骂小人,后人就会更加敬仰他的宽容大度——即使蔑对小人恶,也只是轻骂作罢。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论语》记载的“孔骂”是文言文,带有文雅之气,译成白话文人人都会恶心孔子的俗不可耐:女人就不是东西,跟(他娘的)小人一吊样,都是宠不得惯不了,一宠惯就纠缠不放;一疏冷就怨你恨你,天天咒你。这话放在当下,骂当下的女人,那就骂得差不离几。孔子时代的女人生不逢时,更不逢道德沦陷,没有大款课傍,没有青楼可卖笑,想堕落都没门。公元前好五百年前的风气,女人除了 “唧唧复唧唧”,除了在家相夫教子,那就别无能干也别无可干。想出户看看门外的太阳,那都成了世之所嗤的大逆不道。想跟小人那般可恶可恨让世人咀咒,她们到哪里找门去?

 

到底孔子年代有没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女人?有。肯定有。那时中国还只叫中原——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人口稀薄,还不够现在一个小县人多,但也“五脏俱全”,有了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如果没猜错,那时的大户大概就是中国豪门之始。大户虽是寥寥无几,却也跟今日的豪门大款家一样,也需要妻妾成群,需要女人争宠。三个女人一台戏,妻妾成群一部演义。要将成群扎堆的妻妾调节在大家庭的和谐睦处里,宠辱相加冷热有时是必不可少,一碗水要端得门板平似的也是不能少,想做到这些还真不是件易事。孔子若发“难养”之叹,倒也无可厚非;但他偏是发出天下尽知后人尽惑的“难养”之骂,这就显得有点小题大做。

 

孔子是圣贤,却非全能圣贤。他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女人问题专家,他只是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骂人权。要论对女人的调查与研究,他恐怕连写女性主题博客的李银河和张晓梅都比不上。较真起来,孔子还真是没有学术资格骂女人。但他却骂了,痛快淋漓地撒了一次野,做了一回也吐俗俚的平凡人。孔子无意间的这次“返俗”,不但没有损毁他的圣贤之名,反而使得“圣人”光芒更为真实而伟大——谁说圣贤不食烟火?

 

女人需要男人欣赏,男人需要女人撒娇。争风吃醋原本就是女人的天性,妻妾成群了女人就更需要展示我为夫娇的天性。男人要是懂得关爱女人,懂得换个角度和心境去欣赏,那其实就是一种撒娇、可爱。扪心而问,一个会撒娇要撒娇的女人能算坏女人吗?处身女人窝里,能不献娇以争宠吗?为了真爱撒回娇、争回宠,何坏之有?

 

史载孔子推奉一夫一妻,19岁娶丌官氏为妻,丌官氏故后终生不见再娶。孔子一生都在疲命奔波于鲁、齐、陈、卫、楚等国,极力推扬他的仁政思想,应是没那闲心去欣赏女人,也没那机会。但是,他的“仁政”终是没能“推销”出去,富贵人间常挂嘴边的享受到不得了的一句反话——“真拿我家那几位头发长见识短的没办法”——却成功“推销”给了他。孔子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地轻蔑女人,渊源恐怕就出在道听途说而不假思索上。

 

孔子为什么要骂女人?为什么要骂得这么狠劲?有一组数字应该还可以说明些许问题:孔子门下贤七十二,弟子三千,可就是没有一个女的。孔子很可能在骨子里就瞧不起女性,随了当时世俗之髓。如果他能不避男尊女卑,倡导男女平等,广开学门收女徒,中国至少能提前两千年结束女人裹脚的宿命,提前一千年结束妇女解放运动。如果他门下有一女贤,中国就能提前两千五百年诞生出不让颜回与子路的第一个女学者。可惜,孔圣不与妇女便,但使后人长太息。

 

2009-11-12     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