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撂倒贪官,疗理“撑死者”

(2009-03-28 22:54:59)
标签:

留学

告示

万树

村名

村民

陆丰

文化

分类: 我强打起手鼓

撂倒贪官,疗理“撑死者”

 

老海

 

一则新闻很得商榷。各大网媒上今夜里都挂起标题为“广东陆丰村民悬赏百万征清官来扳倒腐败村官”的新闻。抢眼球的新闻对媒体阵地的抢夺,总有一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势头。“民告官”这等事在咱国度本来就还是新鲜事,今夜里忽地冒出个“悬赏肃官”来,就更是新鲜了。本来,跟钱沾边的事从来就不是冷眼球事。更何况这“悬赏”的创举还是源自民间的“杰作”。

 

咱的国度原本就是经不起民告官的折腾的。也就好奇一看了。

 

根据新闻,事情的原委大概是这样: 经过40多位村民代表讨论后,陆丰市东海镇炎龙村委会高厝村民做出了如上决定。”什么决定?就是新闻标题的简写,悬赏百万,打倒腐败村官!”新闻的内容基本都是那个要被悬赏扳倒的村官的“贪污”事。咱没有调查过,仅凭新闻里村民单方的述说,咱就应该给贪污二字加双引号。客观对待任何新闻是咱做读者、做大众的唯一该抱的态度。谨慎出真理嘛。

 

那些“贪污”事不是咱大众能够认定的,咱万万不可一口咬定就是贪污。那样咬了,咱就是唯心主义,是新闻至上主义,或者说是新闻至理主义。新闻终究是新闻,贪污毕竟是法律的事,二者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咱不能将犯罪事实跟新闻内容等同了。正是基于这等谨慎,就不得不怀疑这新闻的作秀性及其虚实。

 

有媒体在新闻里附上村民举着红纸金字告示照片。告示的内容与标题一致,只是字样有所走样。告示里是“广东陆丰村民悬赏百万惩办贪官”的十四个字。悬赏村民写告示,该是不会把村名给忘掉。村名在告示里的去留取决于小农意识加当事人意识。这告示显然是故意省掉村名,保留到市一级地名,目的就在引人注目。这等谋略与胸怀只该出自记者人物,而不可能是村民熟虑所到。

 

悬赏是这新闻的焦点。看完新闻才知道百万悬赏“纯属虚构”。一个村民代表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要是能告倒高锦龙,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凑齐这笔感谢费。”很淳朴的农民,很纯朴的语言,很淳朴的承诺。“百万悬赏”原来只是嘴巴里要“砸锅卖铁”的承诺。嘴巴里的悬赏当然就成了“我要告官、扳官”的一种气派与作秀,而非事实。听说过重赏之下有勇夫,倒真没听过“重赏之下有勇官”。官府悬赏古已有之,今的政府部门也屡试不爽。就是这村民悬赏恐怕就来得有些不靠谱。口无虚实的村民拿什么来悬赏?真是有人或部门“挺身而出”撂倒了那个“贪官”,恐怕就又有人要拿起红纸金字告示喊冤——“悬赏追讨百万悬赏”。到那时,一案未了又起一案,不亦忙死乎!

 

贪污暂且不能定性,告示只为来抢眼球,悬赏更是子虚乌有。一切都象是虚象,最少目前是。一夜之间,这条新闻“千树万树梨花开”了。它最终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谁也不能未卜先知,就只有试目长待。但是,此风不可倡,此法不可效。这样的个案决不可多发。倘若大家都群起仿效这种以告示作秀、百万承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方式来寻求法律保障仅凭新闻无法分辨孰是孰非的权益,我们的国度也就是乱哄哄的一团糟,必将是一片“千树万树百花败”。

 

在这则悬赏告官新闻里,我们喜闻乐见的民风淳朴消泯了,我们司空见惯的法制文明孱弱了。强起来的,却是我们不愿面对的在法律与道德的夹缝里鼓胀起来的喧闹。假使新闻里的那个“贪官”是个货真价实的“货”,那么,取得最后胜利的村民们也并不是什么好货色——他们是一群“撑死胆大的”。在法制文明面前,这群“撑死胆大的”虽然不是什么违法犯罪者,但何曾不是对法律不敬的人?践踏法制文明本来就是一种游离于法律与道德间的民间病态。

 

在撂倒真货对版的贪官后,谁来疗理这群“撑死胆大的”呢?

 

2009-3-28   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