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坐立不安的杀一儆百
(2009-03-02 12:54:28)
标签:
东华高级中学污点教育制度涉赌文化 |
分类: 以公民为师就得哭 |
让人坐立不安的杀一儆百
老海
杀鸡儆猴用于反面教育。用绝了,那就足以使被教育者儆儆然而悉然儆戢,能收以一警百之效。如果允许对法律不敬,那就可以这么形容,一部国家刑法就是一部杀鸡儆猴演义。
这杀鸡儆猴讲究的是“杀”的功夫。杀其一二可儆百千,乃及以点儆面,儆及一大片。若是“杀”过头了,变成了杀百儆千,那就是“杀”昏了头,图杀不图儆,只成就了一个“杀”字,却忘却“儆”的大宗大旨,全然失去教育之大义。广东东莞东华高级中学最近就干了这么一回“杀百儆千”。据报道,东华高级中学赌风尤甚,上月25日前后,100余名高一高二生因被卷入赌球风波遭到学校“一刀切”,全部被勒令退学,个别班被劝退涉赌生几乎占了全班学生的一半。
作为学校负,把劝退作为一种杀鸡儆猴的学校教育是大有必要的。但是,劝退教育只应针对个别现象和个别学生,只应是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不应是学校教育的宗旨和目的。适用劝退教育就当慎之又慎,尽量缩小劝退面,切不可广开大门而劝退一大众。象东华高级中学的一气呵成劝退百余人,那就是本末不分,颠倒了教育的本末。
东华高级中学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办高中,目前的班级设置可容纳在校学生近5000人。100余名被劝退的涉赌学生也只是占了全校学生的2%,相对数字倒也还在杀一儆百的可取值内。然而,当2%的绝对数字达到100余人时,这个2%就不再是一个小数字。
那已经是一个足以让人坐立不安的恐怖数字!
这一百余名学生将来怎么办?他们何去何从?他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都还在继续发育与接受教育的年龄段里,离开校园他们将何所去?又何所从?从事打工?那他们就变成法律所禁招禁雇的童工,谁敢雇佣?何况他们连一纸高中文凭都没有,谁会雇佣?现在又正是经济危机的高峰期,谁还雇佣额头被描花了的污点学生?从事无所事事吗?那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吊儿郎当,名正言顺的不务正业了。因为学校放弃了他们,社会也放弃了他们。学校懂得把他们推到了教育的对立面,他们就“懂得”把自己推向社会的对立面。将来,他们中有人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也就“冠冕堂皇”了。那时,我们该唯谁是问呢?
把一百余名被社会染污了的学生劝退,让一众伤心透了的父母将他们的伤心全部领回家,东华高级中学从此是可以放心、安心了。借了这次大劝退,学校就可以保障了未来两三年里的教育质量,保障了多年来一直稳定的升学率,确保了将来的生源。作为一家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保障校誉就是保障生源,保障生源就是保障生存。民以食为天,学校以生存为天也就无可厚非。为了生存,东华高级中学也就只有使出大面积劝退的“杀手锏”。因为它是一家自生自灭的民办学校,要自负盈亏!我们拿它何奈?
能奈当地教育部门吗?不能!目前所行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只求升学率、不求教育面的现状,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高中教育就更为甚烈。当地教育部门虽是东华高级中学的领导机构,却不是可以擅自改变制度的人,他们也只能是指而不导,只能在制度里指指点点完善自己所辖的教学现状,却不能将制度导出教学现状之外去健全之。他们也只能是徒望“劝退”之洋洋而兴叹之哀哀。无奈于天!
一如这一百余名被劝退了的学生!一如他们的家长!
一古脑地将一百多名“污点学生” 扔回给家长,其实质是现行教育制度重教学不重教育的产物。因为被社会染污了,污点学生本该更为迫切需要学校的教育。然而,现行教育制度对污点学生一贯“有效可行”的做法就是这般杀鸡儆猴式的放弃教育——将之劝退、开除了。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校与教育部门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撇开“教育”宗旨,专心去念“教学”经,不得不在生源上做出选择,将污点学生逐出校园,“剥夺”他们的受教育权,留下“可琢之玉”来施以“教育”。劝退污点学生的悲剧就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日复一日地上演。劝退了,学校就一了百了了,然而,我们社会从此又多了一些不安宁的因素。
是玉石,就留下来攻琢。是石子,就扔给了社会。现行教育制度无疑就象一个不断向我们社会扔石子的孩子,不知所以而嫰着。重教学不重教育是现行教育制度的“软肋”。保护“软肋”,自然就需要动用无所不尽其极的手段。劝退学生也就顺理成章从杀一儆百演变成杀百儆千,成功保护了教育制度的“软肋”。
然而,谁来保护污点学生的受教育权?谁来保护“树人为本”?谁来保障“立足教育”?一个严重忽视全民受教育权的教育制度是否该女娲补天了?
经济危机下的当下,厂家企业辞退二十人都得上报候审待批。一家中学一下子就劝退一百余名学生,是否也该上报呢?以“心止于善,行止于美”为校训的东华高级中学是否该上报到教育部呢?
不妨就让教育部直面这样一个让人坐立不安的“杀百儆千”。女娲补天前不也要炼炼五色石嘛。
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