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落选是文坛一件大好事
(2008-10-29 11:10:47)
标签:
青狐茅盾文学奖文学界评委王蒙文化 |
分类: 头头不是道 |
王蒙落选是文坛一件大好事
老海
拊掌称快前,先拍案骂骂瞎话。有人大放厥词,说:80%的文学界人士没读过其中3部以上的作品,99.9%的中国人没读过其中的任何一部作品,即使在评委中,也绝对没有一个人读过所有的24部作品。这说的是入围茅盾文学奖的24部作品。好在文学界是个没谱的气囊,可大可小,可以给前面两句优美地糊弄过去而不失“矜持”,只是后面那句就非常的不靠谱了。评委们的阅读评选整整历时六个月,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去通读二十四史了,为什么说没有评委读过这24部入围作品呢?为什么就那么大胆地臆断评委的失职呢?二十四史总该比这24部入围作品要厚上一倍吧。还以为说这话的人也是个评委爷们,哪知道却是个“非常保守地说”的人。好在他自个不打自招,亮出了“门外汉”的身份证,不然,真会招来一顿“好生招呼”。
王蒙落选。好事。而且,是大好事。拊掌称快可也。
这届茅盾奖,先是现任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落选入围24部,后是前任文化部长王蒙落选茅盾奖殊荣4部。同是河北老乡的王蒙和铁凝都惨遭滑铁卢,互不关照,唯有“对影相怜”。这是茅盾文学奖里的一个“特别事故”,官至部长主席都落选,也该算是“重大事故”了。这“重大事故”给这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也给纷乱迷幻的文学界注了一支强心针。至少还有这么一个事实让这次“重大事故”给撞了出来:茅盾文学奖不是一个官本位奖。
这样一个铁铮铮的事实,无疑就是一个重重的巴掌,迎面扫给了网络上风传的“内定两部、平庸一部、重金收购一部”的谣言。当然,谣言都是不攻自破的。在此勿需累言。
有评委很中庸并很客观地说了:以王蒙的身份和影响力,获不获奖已经不重要了。乍听,似乎这话是评委们代表中国作协向老部长王蒙略表歉意来了。其实,这话里更多的是深表谢意。从部长位置退下来后,王蒙老人依然坚持创作长篇,不遗不弃对文学的追求,继续倾注对社会的满怀关攸,还原一个作家的本色。入围作品《青狐》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实在是值得我们无言感激,和学习。《青狐》至今还是缘悭一面。也许,《青狐》对于文学的贡献会逊于《秦腔》、《暗算》、《湖光山色》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但是,王蒙老人和他的《青狐》给文坛所带来的激励,却是贾平凹、迟子建、周大新、麦家等人身上所辐射不出来的。
我们的社会需要榜样,我们的文坛也同样需要榜样。王蒙老人就是我们文坛的一个绝佳榜样。落选,唯使王蒙老人给予我们社会的启示更具深刻的多元意义。
我们的文坛来了个老人,这是文坛的福音。
所以,我们可以高呼:文学万岁!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