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魏巍何左之有

(2008-08-29 16:48:54)
标签:

作家魏巍

良知

石斑鱼

名篇

文化

分类: 以公民为师就得哭

作家魏巍何左之有

老海

 

1.心悼

不以此文悼念魏老。如果真有阴阳之说,魏老必能上天为佛,必回训我辈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故以心悼,不作文以悼。

心悼的同时,耳闻目睹了文悼的两极性:有人送花圈,有人送“左”帽。心悼油然而生时,张嘴也事在必行。何况,张嘴已经不是事儿那么简单。此时,每一个中国人都该有此良知与勇气:该张嘴时就张嘴!

2.张嘴

嘴,大多时候是习于欺骗,包括欺骗嘴的主人。嘴里咬着石斑鱼块,却张嘴说这嘴里的是石头不是鱼,能噎死人。能奈何此嘴不?不能。嘴主人是酒店的客人,是上帝,爱说啥就说啥。这是“上帝”的权利。但是,嘴里的牙齿与舌头品尝过滑而鲜美的鱼块,嘴再硬,心还是舒服的,嘴主人也是噎不死的。这是事实。另一个事实是,嘴主人回家后第二天自己就会惦念起石斑鱼,或许就会自个跑到海鲜市场去买所谓的“石头”去。

送“左”帽的人,其实揣的就是嘴里咬着石斑鱼块的嘴主人的心态。满嘴里说魏老很左,暗地里却悄悄拿起魏老的书来认真端详“很左”的技巧。《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老的名篇,大概就是魏老“很左”的佐证之证据了。或许,就在今夜,送“左”帽的人手里捧着的正是魏老这篇名篇。

3.那左

名篇以才情著称,以歌颂为法,佐于时政,“左”于时代。这就是送“左”帽者紧紧抓住的有力的把柄。送“左”帽者便据此推出对魏老的盖棺定论:没有文学良知。

什么叫文学良知?我想,送“左”帽者都该回补这一课。简而言之,文学良知就是文字对真善美的追求。在送“左”帽者的标准里,只有揭示假大空、憎恶丑陋、批判大是大非的文字才是有良知的文字,甚至只有敢于与时代相逆,与当权者相斗,与国家制度抵触的文字才堪称之。文学良知的偏一化愈演愈烈。于是,对真善美的正面歌唱就成了左的标准。魏老的才情文学就成了逢迎文学。送给魏老的那“左”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4.那时

那时,国家一穷二白,物质的贫乏只剩下“背朝天,面朝地”。那时,国家左右受敌,敌人的猖狂只剩一江之隔。那时,国殇不期而至。

那时,多少人激情澎湃地跨过鸭绿江。那时,多少人抛弃妻子地义无反顾。那时,国境安危已经是东面楚歌。那时,除了歌唱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外,文学良知的大主流还该往哪走?

那时,魏老是文学上的最可爱的人。那时,魏老走对了文字的路,一点也不右,一点也不左。

5.那哀

左——在哪里?左——从何来?魏老何左之有?谁能百思而得其解?

魏老一故去,“左”就从天而降,送“左”悼文接二连三。这,才是文学良知的真正丧失。只求猎奇,求一鸣惊人,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罔顾事实与真理,能左就左,能右就右,不问良知与良心,肆意纵笔送“左”,极尽炮轰之能事,倒成了博客文字的生存之道。只可惜,道在而义失,文字美美而良知漠漠。

哀哉,博客文字!

哀哉,我们的魏老!

2008-8-29     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