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赵本山宋丹丹春晚 |
分类: 我强打起精神 |

赵本山本来就是一座山
别看赵本山在春晚的《火炬手》里演的那个黑土熊样,老是土不拉几的,老是没啥主见,老是给宋丹丹扮的白云唬得满台转,没个男人的正经样。那都是出于艺术的需要。白云是红花,黑土是绿叶。没有这绿叶,哪来的红花? 但。
台上台下两个样。在现实生活里,赵本山本就是一座山。一座男人山。
两会一闭幕,咱赵本山就“开幕”了。帷幕一拉,出来的可就不是人尽可欺的那个善良的黑土了,而是地地道道的赵本山了,一座来自铁岭的山,男人山。 “春晚?不上了。不犯法。”
这就是山的语言。干净,利落,把最严重的都抖光了。还“不犯法”呢。你说这不是山话吗?
今年的春晚咱绝对的没眼福了。说真的,这十几年盼春晚可都是盼那“黑土”和那“卖拐老汉”。这土老汉们不上台,那咱就得吐着瓜子皮看春晚了,无所谓了,图个轻松愉快。但往年可不是。那是大气也不敢吐,生怕就这吐气换气的那瞬间就给漏了赵本山的戏!
这赵本山还真是一座够重的山,他这一吐山话,天下逻辑都给压扁了。听不懂的,不相信的,疑是作秀的……什么揣测都有。习惯了赵本山土老冒艺术形象的审美了,还没过瘾就说没就没。怪难受的。
十几年来,赵本山是年年都到春晚去过大年三十。这春晚都快成了他和宋丹丹的家。但,这回他是真的要“离家出走”了。这回绝不是说着玩的,是“实话实说”了,是“山言”九鼎,万难收回了。
赵本山在春晚已经拿了十个“小品王”,是金牌小品王了。有他出场,这春晚就不忧没笑声,不忧没收视率。这已经是不能仅仅止于用里程碑来形容赵本山的春晚苦劳了。谁再说他赵本山是春晚的里程碑的话,那就是对春晚对小品艺术的苍白与肤浅。赵本山已经是春晚的一座山,后人难以超越的一座山。他赵本山再上春晚,再穷其才再尽其累,他也还是那座山,他自己也无法超越的山了。对于赵本山来讲,春晚已经没有挑战的欲望与趣味。那就重新寻找挑战,就得“离家出走”。
论丰功伟绩,他赵本山已经是春晚的一座山;要论艺术形象塑造,那他也已是一座名山,一座让人高山仰止的艺术之山。“山”不在高,有“神”则名。赵本山在春晚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个个都是惟妙惟肖,尤为神似,直教神人皆喜。每看春晚,总能听到旁边有人在高声叫:“嘿!这赵本山真神了!”。哪个敢说他看春晚的赵本山时走了神没了劲,小心找扁。既是山,更是名山,那他赵本山才不想再在春晚“煽风点火”去又火一把。没这必要,更没这激情。
再有,赵本山每上春晚必得二人才转得起来。近几年都是宋丹丹在陪他转,而宋丹丹在更早前已经宣布不上春晚转了,他赵本山就得另找一个“宋丹丹”陪转。但是,中国之大,宋丹丹恐怕就这么一个。到哪找去?他赵本山哪怕打着灯笼去找,转来转去到头来也是白转一圈。干脆就不必去转了,也就不必再上春晚转了。赵本山玩的就是山不转的主意。他是铁定了心意不上春晚,谁叫他是铁岭来的汉子?铁岭铁岭,铁定了不上春晚这山岭。 但。
山不转水转!他赵本山不玩二人转,不上春晚转,咱们就请春晚央视围着他转,咱全国观众就陪着笑脸围着他转,磨烂嘴皮子转烂鞋皮子,来一招死缠烂打,转到他再上春晚转上二人转。谁叫他是咱人民的艺术家呢?谁叫他是咱村里的那座山呢? 2008-3-21
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