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韩非庄子大辩不言阶级惠施 |
分类: 惠施的理想国 |
庄周笑言道:“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真正的大道是不可命名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的,真正的大仁看上去象不仁,而并不是象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至于面对乱世如何才能保有自己立足之方寸,我觉得那就要处在才与不才之间方为好。”
邹君疑惑道:“何谓‘才与不才之间’呢。”
庄周:“记得有一次我和惠施出外拜访一位朋友,看到朋友家里的仆人问主人:‘两只公鸡,一只叫,一只不叫,要杀哪一只’。主人:‘杀不会叫’。而在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几个人刚砍伐完几棵树,惟独没有砍其中的一棵参天的大树,问其原因,是这棵树太大了,砍下来不仅麻烦,而且太大的木材都不知道做什么好。鸡由于不鸣、没有用(不才)被杀害,树由于强壮、没有用(有才)而得以保存。有鉴于此,人生天地间需在才与不才之间啊,哈哈。”
邹君:“真是相当的独道和精辟,佩服!怪不得连楚王都要派人来找庄先生出仕啊。”
惠施:“哈哈,庄周说的话初听上去很不对,仔细想想又好象有其道理。他的文章也是这样,看上去很没道理,也无结构逻辑可讲。却让我们于无声处听惊雷,虽然我平时不断地在法理和逻辑上批驳他的观点,但他相对主义的逻辑与哲学总是让我产生不断的思考,这也是我敬佩他的地方。
邹君:“回到刚才论天下大势的问题,我觉得韩兄提出的废除君主以下的贵族阶级、把所有权力重归于君主的观点,这是一个可行的政治方略和思路啊。”
惠施:“韩兄提出发展的历史观在某些地方我是认同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毕竟是以时间的维度来区分,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朝代制度基本上是以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参考来照搬,例如夏、商、西周以三王五帝的治国理念和制度。而现在东周就开始以当下发展的社会理念来思考和制订,所以齐国、楚国、秦国等国家都纷纷废除了井田制度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韩兄提出来的立足点是面向未来的,比儒生们提出的恢复周礼制度的思想无疑是先进多了。我觉得历史固然要进步和发展,但把旧有的完全打破和重建这本身就是对社会财富与资源的巨大破坏。其中社会的阶级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君主、诸侯、贵族、士族与平民维持着各自的阶级稳定性,是建立一个天下体制国家的基础。社会的发展要靠各阶级成员的智力与财富的累积。你为了集权于君主,把其他的阶级都摧毁了,无形中就是摧毁掉多年积累下来的智力与财富,这是非常之不可取的。”
邹君:“但有破才有立啊,起码他提出了这样一条明确思路出来,并且理论上是可以赋予实践的,况且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又怎能事成呢。如果你觉得不可取,你又有何高见呢”。
面对韩非与邹君提出专制与集权社会实践思路,惠施如何应答呢,请看下回---大道分流
粗黑字语句出自“老子--道德经”、“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