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0-09-15 14:34:45)
标签:
美国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学校教学 |
分类: 教育科研 |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所学校的好坏,主要是管理,主要是质量。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有方方面面,有内因、有外因;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比如: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家长因素、课堂设置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我们小组七名成员从管理角度就《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话题从现状分析、对策、理论依据和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刻剖析。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对教育现状感受颇多,就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从管理角度谈一谈我们的粗浅分析:
一、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教学管理的好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校长和中层领导班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管理水平。一些学校校长及中层领导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抽时间及时学习与充电,不能及时地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从而导致德育教育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不精细,影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尚待挖掘。
许多学校德育工作只是为了保障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还有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不够规范,检查不够到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实效性差,达不到真正的功效。
三、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标准方面。管理者不知如何管理课堂教学,不知应管理到什么程度;教师不知道应该遵循或按什么标准进行教学,教到什么程度;学生也不知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
2、教学保障方面。主要反应在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教学常规落实不实。导致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3、教学评价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起不到积极的影响。
学校的管理、德育的管理和教学的管理谈谈对策研究。
第二部分:对策研究
一、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强化现代管理意识。
在学校管理中要明确提出管理的奋斗目标,学校要真正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排和协调各项工作。重点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的管理能力。
二、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1、贯彻一个理念。学校领导,要根据本校实际,提出先进可行的办学理念,并让其深入民心,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景,促使全体师生共同奋斗。
2、坚持一个原则:坚持以教学为主、德育为首、互相渗透、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狠抓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抓建立教学制度和常规。教学管理常规包括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评改、课外辅导、考核、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
2、抓考试过程的管理落实。抓监考、评卷、分析等全过程的管理。
3、抓领导者的工作作风。主抓教学人员经常深入一线进行听评课和反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4、抓教师的思想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没有管理就谈不上效益”。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第三部分:理论依据
(一)德育功能理论:
1、在教学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德育来做文章,努力构建学校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来打动人,和感染人。德育与教学好比一辆车前的两匹马,只有并驾齐驱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远方。
2、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教给一个人智慧,却不教给他道德,就如同为社会埋下了祸根”。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我们只重视知识层面的教导,而忽视其品格教育,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并非意想中的天使,有时却会出乎意料地蜕变成一种恶果。
(二)有效教学理论
1、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2、新课程教学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教学管理理论
1、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
2、教育管理制度
学校制度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学校师生员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体现着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规范人们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人们的习惯和意志。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第四部分:案例一
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很重要。
我常常为作业布置而烦恼。看到一篇报道给我启发很大。这是美国学生学习的一个镜头:放学后,他直接去图书馆,背回一大包书,问他为何借这么多书?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电脑,头也不回地说:“作业”。是什么让学生这样头也不抬得去做作业呢?作业不多吗?看看他的作业《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他的一篇作文,看起来却又像一篇论文,有兴趣,有点难度,这是美国学生的作业,学生怎会抱怨呢?
我想,我成功了一半,学生们对作业产生了兴趣,不再抱怨作业多了,当然对黄金分割知识的掌握也牢固了许多。
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些启示:
1、学生的作业题要精心选择。否则学生会提不起兴趣,或不能完成作业。
2、学生的作业要实行量化管理和控制难易度。量和难易度要恰当,否则会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容易引起逆反行为。
3、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课堂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要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4、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学校管理者只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才能够最终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案例二
在德育的管理中,“爱”和“责任感”始终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源动力。
要想让学生亲近我们的教师,喜欢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师首先必须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来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04年学期初我校某班的班主任发现班级总丢东西,有同学告诉老师是某某同学偷的,说他从小学就偷东西,班主任在他小学老师那儿了解到他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并利用周日家访,他家不到40平的小房,父母的卧室和该生的卧室兼学习的地方用一窗帘隔开,两个小房间共用一盏灯,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下岗,家境贫寒,这使班主任初步了解他偷的原因。后来班主任利用班会给学生讲《乞丐囡仔》的作者赖东进的故事,曾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赖东进,童年十分凄惨,家有瞎子父亲和智障母亲,十二个靠讨饭度日的兄弟姐妹,但他却以坚强的毅力获得了成功。通过这次班会以后,班主任发现该同学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后我们的教师及时找他谈话,给他思想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资助。以后班级再也没有丢过东西,该同学最后升入了市重点职业高中,并担任班长职务。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注重德育的管理,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机智地变换教育方式方法,巧妙而不生硬地做出处理,以便顺利、有效的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三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在教学常规管理下,我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下了很大功夫,搞了很多活动,如月考、竞赛、观摩课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就《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跟踪纪实》活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简单分析。
一、活动前提:我校农民工比较多,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忽视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
二、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希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家长、学校共同管理。希望通过活动调动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学生,让家长明白有责任配合学校共同管理和教育,而不单单是学校教育。
3、互相了解:通过活动老师了解学生周六、周日在家学习情况,家长也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便于互相沟通,共同管理。
三、活动过程
制定学生日常学习跟踪计时表。表格内容:从周一到周日学生每天主要学习内容和睡觉起床时间,同时还有班主任和家长的签字。每周一按时下发和上交跟踪计时表,学生要写出每天主要学习内容和当天反思,家长要签字,也可以提出要求和希望,班主任也要签字或写评语。教务处要对学生的计时表进行统计,了解情况。
四、活动总结
全年组76.4%的学生能认真填写且反思到位,71.3%的家长认为此项活动比较好,希望坚持下去。通过活动我们也了解到个别学生不不认真对待,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不重视,不过,我想这项活动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和家长的沟通。此项活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会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永恒的话题。这需要领导的英明抉择,制定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当然更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刻苦钻研和辛勤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部分:综述
我们小组在现状中分析到:学校领导者的能力水平、责任意识需要增强。工作中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是很协调,各个部门的职责不清,德育管理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谨,造成基层教师对学校领导班子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不满、工作没有劲头、学校管理漏洞多、学生思想素质低、教学成绩上不去等现象发生。因此:
一、从管理上体现先进思想和理念。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校长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前瞻的胆略,校长的理念、思想要贯穿在中层领导的落实中,基层教师的实践中。
二、强化学校管理以提高教学成绩。学校管理,要抓领导的工作作风,务实,敬业,抓工作抓到点子上,给普通老师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中,重视学校干部的培训,提高能力;要重视德育和教学管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
三、强化德育管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德育的管理是前提和基础。德育的管理稳定了,学生的思想进步了,素养提高了,班风风气正,学风风气浓,教学的成绩就会进步了。
四、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是生命,抓质量的关键是努力营造良性竞争意识的教风和学风。抓教学常规管理执行情况,有制订就有落实;抓教师的思想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抓班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管理,让学生有章可循,有制度约束。
我们感到抓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与学校全方位的管理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部门管理职能,只有这样教师素质才能逐步提高、教学常规才有落实的可靠保证、教学成绩才能进步和提升。
该文作者被提升为主管教育教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