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2019-10-07 09:47:15)
标签:

法国

教皇城

阿维尼翁

断桥

城墙

分类: 法国面面观

每一个天主教徒都知道他们的教都是在梵蒂冈。但教徒们未必都知道在法国南部罗纳河畔还有一座教都,它就是阿维尼翁。我在奥朗日之后来到了这里。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位于法国南部,曾作为罗马教皇的居所。其起源要追溯到13世纪末,由于罗马政教各派别之间的激烈斗争,直接威胁到教皇的安全。因此,在法王腓力四世的支持和安排下,1309年,教皇克雷芒五世决定从罗马迁居到阿维尼翁。后世的历史学家将此时的教皇称为阿维尼翁之囚Prisoner of Avignon)。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由于地处要害,从古罗马时代起阿维尼翁就是一处繁华地。1840年,人们在阿维尼翁城里发掘出一枚古币,上面铸有6个字母:AOUNIO(阿乌尼奥),这是阿维尼翁的前身。据专家考证,这种货币是公元前120年由马萨里亚(古代马赛)发行的。有史料说,阿维尼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更远的公元前500年,其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利古里亚人。当时,这座小城名叫阿崴尼翁(AouenionAouennion)。按克尔特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大风城;按利古里亚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河神城。两种说法各有根据:因为阿维尼翁建在多姆山上,所以风大;又因为它守在罗纳河边,所以有河神,两种说法正好概括了这座城市的自然特点。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罗马教廷迁至阿维尼翁事件始自于13世纪末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为争夺统治权及教会财产的斗争。腓力四世继位后依靠武力将许多伯爵领地并入王室,成为法国第一个专制君主。他为了统一法国和对英国作战的需要开始向教会神职人员征税。此举严重地侵害了教皇利益,因为它势必减少教皇的收入。于是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于1296年发布通谕宣称,世俗君主无权对教会及神职人员行使权力。史称《一圣教谕(A holy duarul)》这份教谕成为了法梵两方的导火索。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腓力四世则针锋相对,索性禁止法国货币出境。随后,法王又于1301年将法国大主教以叛国罪投入监狱,两年后,腓力四世又派人攻入教皇住所,将卜尼法斯凌辱殴打一顿,致使其几周后便死去。1305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一名法国主教当上教皇,取名克雷芒五世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由于惧怕意大利人的反对,克雷芒五世始终未去梵蒂冈,并于1309年将教廷迁至在法国控制下的意大利北部紧靠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与此同时,教皇同意法国国王有权向教会和神职人员征税,解散拥有大量财产的圣殿骑士团,并通谕承认世俗王国是由上帝直接设立的,法国人如同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一样,是神的选民。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在此以后的70年间,先后担任阿维尼翁教皇的有约翰二十二世、本笃十二世、克雷芒六世英诺森六世乌尔班五世格列高利十一世。这几个人全是法国人,并且大都是在法国国王的干预下当选的。他们全都依附在国王的权势之下,并且把整个教廷和红衣主教团都置于法国的控制之下。后来更出现两地各立教宗的情形 (史称大分裂”)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阿维尼翁诸位教皇大都贪婪无度,道德败坏,使这一时期成为教皇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因而阿维尼翁教廷被人文主义者佩特拉克斥之为全世界的臭水沟。但阿维尼翁教廷在扩大传教范围、兴办大学教育、制定教会法典等方面也曾有所建树。特别是被后世称为蠢驴教皇的本笃十二世,他不仅设置了总理执事这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教职,更不顾法王和红衣主教们的反对而设立了异端审问局这一在后世会起到重大作用的机构,可谓功绩不小。基督教会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分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1370年,格列高利十一世当选为教皇后,意大利出现社会动荡,特别是罗马城内出现的骚乱直接威胁着教皇国的生存,于是他决定率兵返回罗马以稳定局势。1377年,格列高利十一世率兵从海路进入罗马,平息意大利的内乱后在圣彼得大教堂再次举行加三重冠礼。宣布自己为正统的罗马教皇。至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维尼翁教皇期结束。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1348年,普罗旺斯的女领主让纳以8万弗罗林(古佛罗伦萨金币)的价钱将阿维尼翁卖给了教皇克雷芒六世。虽然后来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于1377年将教廷重新迁回罗马,但阿维尼翁仍属教皇的领地。直到1792年,法国在完成了大革命以后才重新将阿维尼翁收回。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阿维尼翁古城内的教皇宫广场是古城内面积最大的广场,教皇宫和圣母大教堂并排在广场的较长一侧,对面就是教皇的铸币厂,较短的两边则是两个博物馆。教皇宫广场无疑是权力中心,但其地理位置并不是阿维尼翁古城的中心,而是偏向靠近护城河的城门,也许说明当时水源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教皇宫广场

遗留下来的教皇宫依旧保存完好,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而始建于1334年的教皇宫,则是阿维尼翁最大的亮点。教皇宫(Palais des Papes d'Avignon)由西蒙德.马蒂尼和马泰奥·焦瓦内蒂设计装饰,看上去像是非常古朴的城堡。1309年至1377年间,共有7位教皇在阿维尼翁居住。为了显示其教皇的神圣和威严,在城北的高岩石山上,总面积1.5万平方米,由旧宫和新宫连接而成,旧殿朴实无华,属罗马建筑风格,新殿富丽堂皇,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两者风格迥然不同。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教皇宫外观雄伟庄严,带8座塔楼,内部似一座迷宫,大殿小厅相连,廊道迂迦曲折。新宫富丽堂皇,最大的厅堂是二楼的克雷芒六世拜堂,长52米,宽15米,高19米,象征教皇在阿维尼翁的权威。旧宫朴实无华,一层是红衣主教会议厅,二楼是宴会厅。附设的圣约翰礼拜堂,四周的墙面上画满了圣约翰一生的壁画, 全部出自14世纪意大利名画家之手。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教皇宫经过历任教皇扩建,成为一座巨大的宫殿,见证了六任教宗的选举。在拿破仑时期还被用作兵营和牢房。虽然这曾经是欧洲最有权势的人物的住处,但今天能看到的教皇宫远不如寻常宫殿的豪华,一是因为15世纪的一场大火焚毁了大量的壁画和建筑,二是在政权的变迁中,许多雕像在大革命期间被破坏,而兵营时期对宫殿结构的改造也带来了不小的损坏。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当年的主教官邸,现在叫小宫博物馆,以历代教皇私人收藏的祭坛画为主,共有18个展室,收藏主题非常明确,馆内的画作都是描写圣经上的故事,其中又以圣母与圣婴的收藏最具特色。当年教皇曾邀请了众多的意大利画家,由于受到了意大利画派和佛兰芒艺术的影响,形成了有名的阿维尼翁画派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圣母大教堂金光闪闪的圣母像,在很远都能看到。1405年,圣母大教堂的钟楼倒塌,随后于1425年重建。13世纪末,从罗马教皇迁都到阿维尼翁后,阿维尼翁就成为了天主教朝圣的圣地,而教皇宫和他旁边的圣母大教堂更是圣地的中心。阿维尼翁也因此成为除了梵蒂冈之外唯一居住过教皇的城市,也成了教徒们朝拜的圣地。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圣母像

   法语中,Hôtel de Ville就是市政厅的意思。阿维尼翁的市政厅就位于Place de l'Horloge(钟楼广场)的西面,建筑本身非常漂亮,市政厅内正面墙壁上,镌刻着一战、二战中当地阵亡的烈士名单。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市政厅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市政厅内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一战烈士名单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二战烈士名单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阿维尼翁还有一处有名的古迹———贝内泽桥(le Pont Saint-Bénezet),也称“断桥”,最初建于1171年—1185年,横跨罗纳河(Le Rhone),连接阿维尼翁旧城和新城。罗纳河是法国的第四大河,全长812公里,流经法国和瑞士,于南部流入地中海。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贝内泽桥(断桥)

传说,800多年以前,15岁的牧羊少年贝内泽受到神灵启示,决定在罗纳河上建一座桥。他独自将一块十几个人都抬不动的巨石搬到河边,确定了建桥的位置。当地民众在他的率领下,历时8年,终于将大桥建成。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座桥是罗纳河下游唯一的桥,通过它方便了往来于西班牙与意大利之间的朝圣者及商务人士。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大桥本来长900多米,有22个拱孔,建于公元12世纪初。大桥有21座桥墩,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杰作。有一首老歌《在阿维尼翁桥上》唱道: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跳舞,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围成圆圈跳舞……”这首歌使大桥声名远扬。大桥建成后的1668年,因一场特大洪水,阿维尼翁桥被冲毁,桥拱只剩下4个。后来该桥又曾多次被洪水冲垮,又多次重修。直到17世纪,人们决定放弃这种努力。如今的贝内泽桥是一座仅余4个拱孔的断桥。大桥北侧的圣尼古拉礼拜堂,正殿呈船头形,别具一格。在奔流而下的罗纳河上,断桥已成了古迹,如今人们又在下游建了新桥,发挥它连接新旧城区的作用。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市政厅门前广场
      
如今,阿维尼翁古城依然挺立在这片土地,街道不宽,房舍的楼层也不高。街道被两排绿树相夹,漫步其间,不时可以听到路旁饭馆和咖啡馆里传出的杯盘相碰声,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祥和的生活气息。城里的房子都是不怎么高的古建筑,有些墙上画着假窗。原来,从前阿维尼翁城里收税是按家里是否有钢琴、开了几扇窗户来计算,有的人家为了少纳税,建房时就少开窗,房子建好后在外面画上假窗。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阿维尼翁旧城区的大部分街道,都还保留着从中古时期就流传的街道名称,像是铁匠街、染匠街、木工街等等,看到这些街名就能想像数百年前,这些从事同样行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努力为生活打拼的景象。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整个阿维尼翁旧城由约4300米的城墙所包围,其中有古意盎然的7道城门与39座塔楼。古城墙建于14世纪,由大块方石砌成,坚固而厚重。城垛、城塔和城门都完好无缺。城墙建于14世纪,19世纪进行过重修,墙上雨水冲刷的痕迹凸显它的沧桑。

世界文化遗产:悠久历史的教皇城阿维尼翁

1995年,阿维尼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