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西班牙美丽的昆卡古城

标签:
西班牙昆卡悬崖悬屋世界文化遗产 |
分类: 走遍西葡两牙 |
离开阿尔瓦拉辛,一路向西,就来到著名的悬崖上的城市——昆卡。
昆卡(Cuenca)是一座西班牙中东部的城市,为昆卡省的首府。它坐落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以东一百五十多公里,在乔卡(Júcar River)和胡卡河(Huécar River)交汇形成的海拔1000米的两大峡谷上方的一个锥状山脊上。

昆卡城最初的核心是位于这个城市最高部分的原始城堡,城堡起源于中世纪,是穆斯林建造的一座防御用的炮台。这样一座炮台在多山地区变得尤为重要,它加强了一个城市控制和管理辽阔领土的能力。

昆卡当年是摩尔人和基督徒交战的必争之地。这座城是由摩尔人在8世纪建造的,成为穆斯林的要塞,直至1177年阿方索八世将其重新征服,并且重建了主教宅邸。昆卡在中世纪后期因羊毛贸易兴起,以制造银器而著名。
15世纪末,人口和城市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城墙的限制,城市开始往新城方向发展。在整个16世纪,昆卡都还是一个生产新的城市和卡斯提利亚经济中心之一。在17世纪,它的活跃开始停滞。在18在纪,几次试图重振这个城市的行动都失败了。直到两个世纪后,情况才开始好转。
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个城镇延伸到平地,也就是这个城市的最低部分时,它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发展,昆卡下城(新城)建于胡卡河之西的平原上。
提到昆卡,不得不提的一个词便是:悬崖上的城市。昆卡城建在具有天然防御功能的陡峭的斜坡上,数座桥梁将该城与外界相连。昆卡古城两侧河流环绕,在河流的侵蚀下形成深谷,而城市就神奇地建筑在斜坡上,因此也常被称为“中了魔法的城市”。
昆卡的老街区被认为是西班牙最壮丽的古城风貌。一排鳞次栉比的楼房位于悬崖峭壁,这些建于中世纪的房子,身后是湛蓝的天空,脚下是万丈深渊,再也没有比这更立体的城市了。
昆卡城与周围的景物壮观地融为一体。这些建筑物建在狭小的空间中并适应了地势。城中高耸的中世纪建筑物是昆卡景观的标志,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建筑为摩尔人时期的遗迹:巨大的大门和牢固紧凑的房屋、胡卡河岸边的花园、城镇轮廓及其光线效果。房屋突出于峡谷,强调了这个美丽如画的城镇的垂直性布局。
昆卡的建筑非常有特色,为了美观,建筑本身倚靠悬崖峭壁多角度建造。有的房子甚至就直接悬挂,建筑一般非常高,属于古代高建筑群之一。这些楼房的建筑时间是在11世纪到15世纪,主要是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住房需要。
有人说,昆卡的房子,就好象是从悬崖上长出来的一样,走起来,真是上上下下的享受。这里的房子大多数都五颜六色的,而且居民们都很喜欢在窗台上摆上五颜六色的鲜花。
昆卡的地标,空中悬屋(Casas colgadas)建于14世纪,是当时的皇家别墅,位于绝壁顶上,阳台伸到了峡谷外面,看上去摇摇欲坠。
悬屋地处胡卡峡谷的隘口外,是这座中世纪古城的一道奇绝风景。屋子与岩石峭壁浑然一体,就像从石崖上长出来似的,悬挂的房子从峻峭的悬崖俯视胡卡河。正由于它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整个城市从周围的乡村中脱颖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悬屋像童话里巫婆炼丹的城堡,又像传说中怪侯爵隐居的庄园,可是,却又没有那么阴暗,又有些像王子拯救了睡美人的宫殿。这是十四世纪工匠的杰作,卡斯蒂利亚的国王曾在这里施威,卡斯蒂利亚的公主曾在这里哭泣,多少故事始于这里,多少故事又在这里完结。悬屋如今是古城的美术馆和城中最著名的餐厅,只提供晚餐,并且需要提前预订。
走过这座悬桥,今夕何夕的感慨开始更为强烈:灰白色的石头墙壁混合着悬崖的土黄色,沉淀的是一段数千年的历史,蔚蓝的天空几乎是此地唯一可见的明艳色彩,感觉自己好像突然走进苍茫历史中。
昆卡大教堂很漂亮,它是16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实验品。从悬屋旁边的拱门进城后三拐两拐,就可以到达大教堂和“大广场”。大教堂建立在一座清真寺的遗址上,它的立面是16世纪哥特风格的实验品,两个镂空的门洞很有特色。大教堂里面的花窗却独树一帜,是很罕见的现代风格,它们是由当地的艺术家竞赛产生的。
昆卡,抽象,纯真,它是白银的颜色,是潇洒的岩石;它立体,中世纪,优雅而断肠。这是西班牙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米洛·何塞·塞拉笔下的昆卡。立体,中世纪,优雅而断肠可能确实是昆卡最好的注解。人们说昆卡犹如一座中了魔法的城市,可能主要因为其由于河川冲刷侵蚀而成断崖险壁的壮观景致,然而对于我们过客而言,来过一次,犹如中了昆卡的魔法,时时在心里梦里。
昆卡以其独特的城市位置和保存,使它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