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维也纳缤纷多彩、绚丽多姿的建筑

标签:
奥地利维也纳建筑哥特式巴洛克 |
分类: 迷失在奥地利 |
维也纳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环境优美,景色诱人。冬温和夏凉爽。东阿尔卑斯山支脉维也纳林山伸展于西郊,绿林成片。山之西是华丽住宅区,花园及葡萄园围绕。多瑙河流贯市内,水碧山秀,风景如画。登上城西的阿尔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维也纳森林”尽收眼底;城东面对多瑙河盆地,可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北面宽阔的草地宛如一块特大绿色绒毡,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间。房屋顺山势而建,重楼连宇,层次分明。登高远望,各种风格的教堂建筑给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层古老庄重的色彩。市内街道呈辐射环状,宽50米,两旁林荫蔽日的环形大道以内为内城。内城卵石街道,纵横交错,很少高层房屋,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
虽然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历史联系紧密,但它却在奥地利国家建立之前很久就存在了。两千多年前维也纳就是凯尔特人的居住地,那时叫温多米纳。在罗马统治时期它成为罗马在多瑙河边界的工事之一,又被赋予了新的名字——温多博纳。
维也纳地处欧洲的中心,曾经是欧洲各种矛盾的交汇点。如今,这些经历战火洗礼的历史建筑,早已成了奥地利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维也纳,我们看到这些富有艺术特色的豪华建筑似乎成了这座城市历史的积淀、文明的闪光。因为,沉睡在这里的每座建筑都记载了本地的生活史与变迁史。
而位于老城中心的圣斯蒂芬大教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圣斯蒂芬大教堂已有800年历史。它那137米高的尖塔是全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尖塔。空间处理强调了向上升腾的动势,体现出向往天国的宗教情绪,其宏伟和精美的建筑外观为人们所倾倒,使得圣斯蒂芬大教堂成为维也纳的城市地标性建筑。
美泉宫,是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离宫,又称“夏宫”,是一座闻名遐迩的皇宫。它几乎是法国凡尔赛宫的翻版。若论气魄之雄伟,自不能和凡尔赛宫相比,但其优雅宁静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座皇宫是由建筑师艾拉哈于1694年精心设计后开始修建,完成于1712年,最初是为约瑟夫一世所建的别墅,后来成为皇家狩猎的行宫。美泉宫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整个宫殿揉和了巴洛克的建筑风格与洛可可装饰风格,显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尊贵的皇家气派。整个美泉宫建筑群的最高点是凯旋门,整体造型宏伟、典雅。
霍夫堡宫当年是哈布斯堡历朝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如今是奥地利的总统官邸所在地,它位于维也纳市中心,是一个庞大的宫殿群。宏伟的霍夫堡宫始建于1869年。霍夫堡皇宫汇集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还有上纪末的仿古典式风格,不愧为欧洲各种艺术风格之集大成者。在建筑装饰上追求优雅、别致、轻松的格调。从霍夫堡宫向南方向延伸的新宫殿——新霍夫堡宫,它包括有国际会议中心、工艺艺术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民俗人类学博物馆。
在维也纳还有数不清的音乐厅和歌剧院,而国家歌剧院、爱乐大厦(金色大厅)是人们所熟知的,还有城堡剧场、人民剧院也都是欧洲著名的剧院。在维也纳每天都可以欣赏到国际顶级水平的音乐会和歌剧演出,而其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维也纳金色大厅,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该建筑也是由奥费尔·翰森设计,他在室内设计方面讲究华丽、优雅的艺术风格和完美的室内音质效果,室内金色的主色调,使人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之中,厅内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与心理上的双重震撼力。
维也纳的众多艺术遗产凝聚着人类的创造才智和精湛技术,它是一座用艺术装扮起来的城市,那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艺术为维也纳赢得了“艺术博览会”的美称并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