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多样的西班牙马德里的建筑

标签:
西班牙马德里建筑曼努埃尔式 |
分类: 走遍西葡两牙 |
宏伟的阿尔卡拉门座落在阿尔卡拉街头的独立广场上,共有5道拱门,是马德里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财政部、教育部和西班牙的主要银行座落在阿尔卡拉大街两侧,建于1752年的王家美术学院收藏着牟利罗和戈雅等西班牙美术大师的名作。巍峨的塞万提斯纪念碑耸立在西班牙广场上,碑前有堂吉诃德和桑科·潘扎的塑像,巨大的碑身倒映在前面的水池之中,碑两侧是葱郁的树木。
市内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风格迥异的古建筑摩肩并立、相映生辉。树林、草坪和各种造型别致的喷泉和雕有古代小亚细亚人尊崇的自然女神尼贝莱塑像喷泉最吸人入胜。为1982年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锦标赛的电视转播而建的电视塔,是西班牙最高的建筑,高220米。同时,为方便数千名记者的采访,在市内最宽、交通流量最大的街道卡斯特利亚纳大街修建了长156米、宽4米的高空人行通道。市内还有高尔夫球场、网球场、赛马场、高山滑雪场、汽车赛场等体育设施。
南北纵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卡斯蒂略大道上,有两座一模一样的大厦雄踞两侧。引人注目的是,这两座高115米的大厦,各向对方倾斜15度,楼顶相对楼底错开距离达30米,好似一座不封顶的拱门,吞吐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气势宏伟,十分壮观。这一对倾斜度远胜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大厦,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欧洲之门。欧洲之门是由美国两位建筑师约翰·布奇和菲利普·约翰逊之手设计的,1990年开工,1996年建成,有两座塔型写字楼。两座楼的楼顶可同时停4架直升机。年逾90的设计师约翰逊说,黑色的方盒子已经过时,他主张建筑设计应该消除直角,因此构想出这样的倾斜大厦。异想天开的设计搞出来了,但是把它变成现实更为困难。双斜楼的结构设计是纽约莱斯利·罗伯逊建筑事务所完成的。原设计的斜楼倾角很大,楼顶和楼底重叠部分只有5米宽,因此需要特殊的结构来保持它们的稳定。建筑师几经选择,确定了以混凝土和网状金属结构组合的结构。以电梯井的混凝土壁为中心,承受80%的重量,形成整幢大厦的“桅杆”,金属结构将侧压力分散并引导至地基。斜楼的地基也与众不同,它包括一个能抵消倾倒力的“千斤坠”,这是一块体积为6000立方米、重达1.5万吨的平衡体,它牢牢地拉住了向一侧倾斜的楼体。
马德里的得名,据说来自一个民间传说。古代马德里一带,人烟稀少,熊迹出没。有一天,一位儿童在户外玩耍,突然有一只大熊向他追来,在这危急关头,机智的儿童迅速爬上一棵樱桃树,野熊无可奈何地围着樱桃树转来绕去。正在这时,儿童的母亲来寻找他,她见自己的孩子蹲在一棵树上,担心他摔下来,便招呼他下来,根本没有发现树底下还蹲着一只大熊。儿童担心野熊伤害自己的母亲,便在树上大声喊叫道:“妈妈快跑!树下有野熊。”母亲见状,急忙跑回屋里,关上大门。最后,母子俩都未受到野熊伤害。“妈妈快跑”正是马德里地名的拼音,马德里即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