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评课”
(2009-06-01 21:39:29)
标签:
业务学习笔记教育 |
分类: 业务学习笔记 |
|
|
(一)关于“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2.三种反思: (1)对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为、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3.教学反思的过程: 反思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4.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有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 (3)教师的陈述。柯奇伦、史密斯等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流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 5.教学反思的方法 布鲁巴克等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作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二)关于“评课” 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批判的评课,等等。评课又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推广经验,发现不足;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 1.评课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2)坦率诚恳原则;(3)兼顾整体原则; (4)鼓励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6)方向性原则。 2.一节课的评析方法。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2)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①看教学思路设计;②看课堂结构安排。 (4)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分析:①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②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③看教学方法的优选与创新;④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⑤看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课改方向。 (5)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①看板书;②看教态;③看语言;④看操作。 (6)从师生关系上分析:①是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②是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7)从能力培养上分析; (8)从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上分析; (9)从课堂评价机制上分析; (10)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3.评课内容 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评课,都要反映以下几方面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优点或经验或特色是什么? (2)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或不足或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3)你的建议- 一评教学观念,突出时代性; 二评教学目的,突出指向性; 三评教材处理,突出合理性; 四评教学方法,突出灵活性; 五评教学结构,突出有序性; 六评练习设计,突出目的性; 七评教学意境,突出和谐性; 八评教师基本功,突出娴熟性; 九评教学效果,突出最佳性。 (三)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1.“全方位指导”转位“适时指导”; 2.“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3.“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 4.“面向个体”转位“面向全体”。 (四)新课改关键词: 自主探索、自主研究、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继承、创新、合作、引导、关注、促进、和谐。 |
前一篇:2009年06月01日
后一篇:孩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