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牵挂
今日刘郎
准备了八年,期盼了八年,终于拉开了大幕.
随着大幕拉开,莫名的牵挂也随之挂上心头,怕队形不齐整,怕火炬传递熄了火,怕.....不是不相信张艺谋,那是什么呢?是不是杞人忧天,不知道!
隆隆的击缶声,震撼了了观众,震撼了鸟巢,震撼了世界;别出心裁的磅礴历史画卷,演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幻彩的激光.人形的鸟巢.晶莹的地球,无不体现了科技和创新的思维,给亿万观众以美的享受.
从报道上看,人们对开幕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新闻发布会上,老谋子面对众多的媒体记者,露出了平日难得的笑容,但他也谈到了担心,担心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老外看不懂.用三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字体演绎的"和"字,体现了古老中华的人文精神,表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期望和祝愿,从表现形式上说"和"字的艺术展示无疑是成功的,但"和"字所要表现的本质内容,对一些老外而言要真正搞明白,还是有一定难度.
形式和内容应该是统一的,在表达或表现的时候,内容的展示显然难多了.然而,优秀的形式以外在的特有魅力,可以弥补内容不能得以充分展示的缺憾,随着过程的完善和时间的推移二者达到统一.我想老外看不懂的内容,但只要有兴趣.有追求,最终他会弄明白.像"和"字这样的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关键是有一些东西能弄明白,最终却不能明白.或许会成为历史的遗憾.至少是有一点点牵挂.
比如说刘欢唱的主题歌曲,能否高亢一点,激越一点,更有气势一点呢?比如说在宏大场景的状态下,四人木偶戏是否与之匹配呢?是否能有更大气的节目编排呢?比如说为了让更多的外国朋友看懂开幕式,是否尽可能配上英文字幕呢?尤其是在念"论语"的语句时,如果有字幕的话,老外们一定会很高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李宁持火炬悬空点燃奥运圣火的情景非常感人,但哪没有任何装饰的燃气管,是否能让观众满意呢?张艺谋总导"浴火凤凰"燃亮北京夜空的创意已成为千古憾事,多少观众在了解的过程中,为之扼腕,叹息有加.
开幕式是成功的!我们为之骄傲,说点不足,找点遗憾,只能是一种牵挂罢了.我想没有别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想让北京奥运会更加成功,更加完美,更加辉煌!
2008.8.11.原创于SYSWJ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