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5624947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2022-08-18 10:34:58)
标签:
李剑晨
水彩画
文化
内黄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1294989-6.jpg
鼠帝大陵三百里
2015-02-27 12:18:13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25191399.jpg
推着轮椅参观展览的建筑家吴良镛,墙上是张光宇画的无锡风景
自1715年耶稣会士郎世宁来华传授西画算起,今年刚好是水彩画传入中国三百年。
水彩画在中国从工艺画分离成为独立画种,不足百年。而由专业水彩画家从事创作,那又是更晚近的事情。30-40年代、80年代,水彩画都曾有过不俗的表现。但如今,夹在西洋写实主义和传统势力深厚的水墨画之间的中国水彩画家,尽管在技巧与画面尺幅皆有长远突破,但在对时代和思想的回应上,却与他们40年代的同行前辈渐行渐远。
策划了数年之久的《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于2015年1月23-2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除了一号展厅为7位当代水彩画大家:关广志、李剑晨、潘思同、王肇民、阳太阳、古元、哈定单独设展外,整个展览按照时代分作五部分。尽管占据了一层全部展厅,规模不算小了,但也不免有一丝挂一漏万的遗憾以及文化断层的错愕。
一号展厅的作者们都是我少年求学时便常在各种杂志画册常见的名字,他们的原作或多或少也都见过一些,但如此集中展示倒是头一次。
数十年前水彩画界曾有“南李北关”之说。“李”是长期生活在南京的河南内黄人李剑晨,“关”是在北京生活的东北人关广志。二人都曾在欧洲学习绘画和雕塑,并非单单学习水彩,朋友圈里尽是那个时代最精彩的人物。李剑晨活了102岁,为人豪爽,门生众多,有“中国水彩画之父”之称。他的作品有着工业时代早期的恢弘磅礴,回国后长期在建筑系任职。建筑系专有水彩这门课,这也是他为什么在水彩画领域越钻越深的原因之一了。很多建筑师为此画得一手好水彩:梁思成、童寯、杨廷宝、吴良镛,画得都好。但真正能从建筑效果图升华成艺术作品的首推华宜玉(这次展览也有她的画)。
比李剑晨年长四岁的关广志,因为解放初期便去世,如今很少有人提起他。他晚年描绘故宫、天坛的水粉画,用笔厚重、形式感极强烈。
广东人潘思同是富家子弟,偏偏爱上画画。解放前长期从事美编工作,后来由商务印书馆调到浙江美院任教。那时的美编不像现在门槛低,对手头功夫要求是很高的。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所具备的探索性很有看头。1932年,上海良友公司便为他出版过画册。展柜里打开的一页是鸟瞰江南民居,画面从容又高远。
2009年,桂林人阳太阳去世时已经100岁,是这七位大家中最晚离世的。阳太阳早年留学日本,后主要活动于两广。朋友多、学问广,油画、国画、诗文样样都能来。水彩于他不过是练手小品,技法和形式上也很难被认作水彩画。
以上四位都是生于晚清,后面三位则生于民国,算是另一辈了。古元是从延安走出来的版画家。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唯一能够在世界美术史中站稳脚的,恐怕还是解放区的版画。建国后,延安来的老革命基本都成为各自艺术门类的领导者,社会活动多加之运动频繁,水彩画这样简洁轻便的画种倒显出一些优势。古元的水彩画像他的版画一样,很少运用视觉强烈的焦点透视。画面萧疏简淡的韵味也就他自己把握得住,换作别人这样画都会被认为空洞无语。
哈定的老师是雕塑家张充仁——丁丁历险记《蓝莲花》中的那位“张”的原型。初中时,父亲拿给我一本哈定编绘的《水彩画技法初步》,我几乎从头到尾临摹一遍。站在原作前观看这些当初熟悉极了的画面,深感哈定是水彩画界少数能够禁得住时间推敲的画家。
以上六位画家都可以直接学,唯独王肇民不可以。王肇民虽然一生以水彩画为主,但若只用水彩画家定义实低估了他的能量。王肇民是画家中的苦行僧,他从未担任领导职务,有足够的时间更加纯粹地在画纸上去实践自己的精神。他用笔像塞尚那般硬朗,画面中总是透出一股执拗的劲头。静物画能画出惊心动魄的,少有。至今不少水彩画家作品里都能隐约寻到他的影子。展厅里有王肇民生前使用过的画具,无非是国产的马利颜料和普通塑料调色盒而已。据说,他没有适合自己的画纸,总是拿白色颜料给纸张打底。
多数水彩画家在解放后,伴随技法提高的同时艺术性降低,历史意义高于艺术价值。反而一些油画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家的水彩小品、习作一直维持着较高的艺术性。
看过这些大家的作品,顿生初学绘画时的幸福感。此外也感到:除了哈定、王肇民,其余大家的原作并不如印刷品漂亮——这也是整个展览的大多作品留给我的印象。不过,越接近今天,原作自身的表现力越发强大,比如:王维新、关维兴、吴长江、陈坚。这四个人除关维兴是油画专业出身外,都有版画的背景。
由其它艺术门类兼顾水彩的画家们的作品普遍扎实、耐看,这种现象始终伴随着中国水彩画的发展。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25191426.jpg
《钢都在沸腾》(李剑晨,1956年)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25191443.jpg
《故宫角楼》(关广志,71.5×49.5cm,40年代)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25191461.jpg
关广志用过的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