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法援对象家庭人均月收入调至3255元(9.17)
标签:
桐汭牧歌威尼达无量溪公园筲箕湾耐火厂 |
分类: 无量溪日记 |
本市法援对象家庭人均月收入调至3255元
↑大润发的邻居威尼达
9月17日,星期三,多云,傍晚起中到大雨,22~35度。
4点50下楼,沿爱民路、清溪路健走,穿过团结西路,再沿无量溪公园临水步道行走,至筲箕湾返回,47分钟走了5公里。行走听刘亮程的小说《本巴》。
到家妻出门坐4路公交到文化中心晨练,首尾5站,2公里,刷公交卡0.85元。
早餐是水饺、鸡蛋、雪莲果、鸡心果、五谷豆浆。
6点半骑行至文化中心,晨练1小时,跟着张竹安老师练热身功,然后跟着蔡荣梅老师练健身气功大舞、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
7点45至法援中心,闻所和渊源所来的值班律师小许随后即到。
锋来电,告知老街坊吴正纪昨天傍晚病逝,灵堂设在市殡仪馆。跟闻所请半天假前去吊唁。
8点半锋与木松开车来接我们,到场给吴磕三个头,烧几张纸。与锋、柏宁各随礼600元,回了有烟、毛巾、寿碗的礼包。
吴是个孤儿,成人后安排在原县耐火厂的就业。该厂是大集体企业,厂长老高是跑供销的好手,该厂虽不红火,那批工人跟着他有饭吃。老高大概在1996年前后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独山镇镇长助理,成了我的不常在政府上班的同事。
吴妻子是泾县人,因不堪患精神疾患的老公的打骂,离婚,经人介绍与吴结婚,吴比妻年长十多岁。婚后夫妻两过着粗茶淡饭且有些紧巴的日子。大概是2000年前后,因家事较忙,妻便请了吴妻来家烧饭,厨事全交给她,油盐柴米的事我和妻不过问。
有段时间耐火厂没有订单,陷入困境的员工便各找门路打工。我曾想买辆脚踏三轮车送给吴,让他走街串户收购废品,吴说收破烂的事,不干。后来吴弄了个煤基炉缩在街边烙饼卖,没什么生意,干了一段时间便不干了。吴的同事王国民在街上开浴室,吴去干了一段时间,还行。
县耐火厂远离城区,员工住在危旧的宿舍里,吴和工友多次上访要求解决住房问题。尽管我是个矛盾纠纷的二传手,自认为还是称职的。县里安排耐火厂的员工由乡镇进城,住进西关小区廉租房。
年初和上月,妻和锋锋、柏宁去看望吴夫妇,那时吴病着,食差,没曾想才个把月吴便走了,妻流着泪说,世上再无吴正纪。
11点45下班。午餐是红烧黄鱼、青椒南瓜丝、臭菜水蒸苋菜、土豆烧肉、米饭。
打个盹,然后完成学习强国积分项学习,得分42。
2点15至综治中心司法局窗口上班,刷脸签到。值班律师是皖东南所的王涛。
油榨边刘某和妻子赵某来访,赵在某竹制品公司上班,被竹片拌倒受伤,工伤10级,刘是白血病患者,17岁的儿子正读中学,家庭经济状况符合法援要求,嘱其携带相关材料来申请法援。
安徽省最低工资调整了,广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170元,法援对象经济困难标准是最低工资的1.5倍,受援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255元即符合法援要求。
5点半刷脸下班。暴雨,柏宁由常州来广,到综治中心接我,陪她去殡仪馆吊唁吴大哥。在殡仪馆晚餐。
妻与柏宁聊聊天,说不完的话。
7点听联播,更新博客,9点休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