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寿去世是顺途路(8.5)
标签:
桐汭牧歌独山街道《小镇喧嚣》长广八矿合溪水库 |
分类: 无量溪日记 |
高寿去世是顺途路
↑这是25前年我主持改造的独山街道
8月5日,星期二,晴,25~35度。
4点45下楼,往横山中路大农贸市场健走,52分钟走了5.1公里。行走听吴毅的《小镇喧嚣》。
6点早餐,吃1个蒿子馍、1个烧麦、1个蛋、1个猕猴桃,喝杯五谷豆浆。
餐后完成学习强国积分项学习,得分42。
7点侄儿霖开车来,送我和妻去长兴,吊唁国民的老妈即高老师的婆婆。同时抵达的还有王老师、吴老师夫妇。妻与高、吴和照珍等是闺蜜,吴她们商量好了,说丧礼不宜大,意思一下就行,能来磕头是对老人最好的敬意。各随礼500元,照珍的礼是吴带的。
丧礼在长兴殡仪服务中心举行,国民租了个大厅做灵堂,有水晶棺、鲜花、客厅、休息室等,每场6000元。灵堂摆放着电子的烛台和香案,遵从规定不请乐队、道士,不燃放礼炮,不烧纸。客厅设有账房,登记随礼,回礼是1个寿碗、1条毛巾和1包30多元的黑利群。
灵堂外摆放着国民所在单位工会送的花园。花圈的挽带上写着“沉痛悼念王翠娥同志”。王妈三个儿子和1个女儿的花圈依次排列。我们来前,高说场子小,没让我们送纸炮和花圈。
王妈的老公是原长广八矿的工人,去世多年,王妈是八矿“五七”队的家属工,退休金每月3000多元。老人瘫痪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识人。这两年请了护工,鼻饲,老人受了不少罪,国民跟我聊及,后悔当初就不应该选择鼻饲。
中午在合溪水库旁的三木先森农庄就餐,有红烧老鸭锅、蛋饺笋干锅、草菇火锅、百合火锅、卤牛肉、椒盐虾、红烧豆腐、凉拌莴笋丝、白斩鸡、酸辣白菜黄瓜、花生米、红烧鱼头、青菜等,喝口子窖、啤酒、西柚汁,每桌两包黑利群。
王妈享年91,高寿,重症,去世是顺途路,家人将白事当作红事办,奔丧的人开心喝酒,没什么顾忌。儿女见了来吊唁的人便跪迎,儿媳扶棺哭几声。本地俗话,儿子哭惊天动地,媳妇哭假心假义,女儿哭真心真意,女婿哭是驴子放屁。
12点启程返回,经小浦、槐坎、青平、独山回城。在独山的老房子前拍张照片。老房子卖给了老朱,老朱见我们便迎出来。与妻楼上楼下看看,这两间三层带后花园的房子完全没有了当年样子,目之所及是脏乱差。曾经的整洁、美丽、热热闹闹……一点影子都找不到了。妻说真难过,没有为这个房子找个好主人。老朱的儿子离婚了,儿媳带着儿子进城了。说几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过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点15到家。黄霖辛苦一上午,发他200元的红包。
午睡半小时。
2点15至市综治中心司法局窗口上班,刷脸签到。值班律师是大旗所的小孙,看了签到簿,上午的律师仍是小汤。
无访,将吴毅的《小镇喧嚣》听完。1.3倍速,前后历时2小时53分钟。这是我在喜马拉雅听完的第59本专辑,今年以来听完的第19本书。
《小镇喧嚣》副标题是《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这是一部社会学著作,作者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生动展现了乡镇基层政权以及村组和农民多层次的工作和生活实态。我在乡镇工作多年,是个跑田埂的干部,熟悉作者笔下的生活,乡村工作的难度、乡镇干部的委屈,是作者笔力不济的,或者说不能写,或不愿写的,或者是写了也发不了。20多年前的故事,而今的乡村变化是很大的。现在的乡村工作还是那么难做,问题的症结在上而不在下,因为考核和政绩,乡镇干部多半是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往往退居第二了。
5点半刷脸下班。
晚餐是蒜蓉空心菜、剁椒白鱼、玉米、馒头。
餐后听联播,更博客,9点休息。
后一篇:不是谁都要啃大部头的书(8.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