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汤圆(2.5)

标签:
桐汭牧歌元宵节北元宵南汤圆送灯 |
分类: 无量溪日记 |
正月十五吃汤圆
↑百度网图
2月5日,星期日,正月十五,阴,有小阵雨。
5点35居家健走,60分钟走6公里。行走听莫应丰的小说《将军吟》。
早餐吃汤圆、鸡蛋,喝豆浆。元宵节吃汤圆是有故事的,故事在老辈人的肚子里,在百度百科里。
“宵”是古人对“夜”称法,正月十五的月圆之夜是新年的第一个夜,所以人们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国人的节一般离不开吃。正月十五的吃有南北之分,即“北元宵,南汤圆”。元宵和汤圆都是圆的,区别在做法上。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南方的汤圆也有滚出来的,多半不加馅。小时候就有挑着炉子卖甜酒汤圆的,那汤圆就是滚出来的,无馅。汤圆和元宵的馅料南北差不多,咸甜荤素都有。而今的汤圆或元宵都是现买的,在家做的不多,没有了全家动手的年节气氛。
妻新冠阳康后上个楼都吃力、出汗,已烧不了一桌饭了。有个说法是新冠是哪个地方弱就攻那里,妻说有一定道理。
嘱黄霖带老妈来过十五,我下厨,妻打下手。
中午烧了12个菜:清炖老鸭、红烧带鱼、红烧明虾、清蒸大闸蟹、青椒烧牛肉、冬笋肉丝、香菇青菜、炸春卷、糯米圆子、卤凤瓜、芦蒿炒腊肠、粉蒸肉,蒸蒿子馍,喝酸奶、豆浆、黄茶。菜多半没吃完,老妈让打包带走了虾和蟹。
老妈胃口好,吃一只大闸蟹、两个糯米圆子、五只有虾、一个蒿子馍,还吃了老鸭、牛肉、冬笋等,喝杯豆浆。四零后老妈比六零的儿女胃口好,也是我们的福份。老妈对我说,六十岁的人了,还有九十多的老妈陪着,夸妻是黄家最贤惠的媳妇,说我找了个好老婆,等等。
正月十五还有个风俗是送灯。以前的灯是蜡烛灯,插在坟头,用纸围着,极易引发火灾。现在的灯是小宫灯,装的是纽扣电池和LED灯,亮灯时间长,安全。
送灯是送到坟头,谁家坟头的灯多,谁家的后人多,坟地风水好。老爸在世有不同的观点,他说,坟头蒿草丛生的,后人多在外地,否则后人就在近前,后人走出去才精彩。家在外地的送望灯,将灯放在路边,算是对故人的怀念。
10元买10刀纸,25元买5个小宫灯。灯就送到楼外的桂花树下,烧纸磕头,许个愿。
晚餐剩饭剩菜。
三妹在老妈家过十五,晚餐老妈下厨,三妹发了张照片,老太太能烧九个菜,给个赞。有想法,相距一公里,老太太不喊儿子去吃饭,也该喊儿媳,多个人也就是添付碗筷的事。
给堂弟国际打电话,问候节日。堂弟的虎年很闹心。
看联播提要,更博客,看央视元宵晚会。
10点半休息。
前一篇:笑话有时是悲剧(2.4)
后一篇:有的事是靠掰手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