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午去周村吃豆腐饭(1.2)

(2023-01-02 22:35:00)
标签:

桐汭牧歌

吉山村

格式化

豆腐饭

哭灵

分类: 无量溪日记
下午去周村吃豆腐饭 下午去周村吃豆腐饭(1.2)

元月2日,星期一,阴,有小阵雨。
6点下楼,往机电学校健走,往返66分钟,走了5.5公里。
行走听麦加的小说《解蔤》。
到家打豆浆、蛋炒饭、热菜。
去办公室给电脑做个格式化,算是工作清零。去文化餐饮中心,买两条红中,刷饭卡1300元。到英丰超市买57元的鸡蛋和蔬菜,刷扶贫砀山的购物卡。
与陈局聊几句告别的话,感谢在局期间对我的关照。
妻烧中饭,有猪肉炖白茶、酸豇豆、红烧鱼块、蒸红薯、米饭等。
午睡1小时。然后完成学习强国积分项学习,积分43。
去局办打印组织部发的退休文件、出差的电子发票等。
3点多堂弟国荣打来电话,告知周村大姑父因感染新冠,医治无效于昨天上午去世,享年96岁,今天下午火化。国荣在殡仪馆没看到我们,所以给我打电话。接电话后在兄妹群发了消息,老弟及几个妹妹不在本地,有的正新冠阳着,不来奔丧了。在高德平台叫辆车,40分钟到吉山周村,74元。见了几个老表,都说考虑到当前的疫情,没通知我们。
灵堂搭在长子家里,棺材摆在堂屋里,骨灰盒放在棺材里。棺材做了多年了。脱帽给老姑父磕三个头,烧3张纸,然后到账房随礼500元,回了1条毛巾、1块香皂,1个寿碗、1包中华烟。本地习俗,老人去世,回礼中必有寿碗。给大姐带400元的礼。
虽然遇到疫情,但办丧的程序没省,请了乐队、道士、厨师,安排专人端茶倒水,孝子们在院门口跪拜迎客。灵堂里用黄表纸写着逝者的健在和去世的亲人的名字,内亲在前,外亲在后,一大串,我看到了我的父辈和我的兄弟姐妹及儿女们的名字。
凡来吊孝的安排就餐,即吃豆腐饭。吃豆腐饭是本地丧葬习俗,在我们苏浙皖毗邻地区大同小异。丧事活动由道士确定,一般连头带尾办3天。流水席开3天,豆腐是每桌必有的一道菜。老表家的酒席丰盛,10多道菜,除了豆腐还有鲍鱼、猪蹄、鳜鱼、肉丸炖鹌鹑蛋、卤鸡等等,每桌2瓶口子窖,2包中华烟。
晚餐后道士们匡匡匡地敲锣,唢呐阵阵,孝子贤孙在道士的指挥下围着桌子转,在桌子下面穿,匍匐在地上爬,过奈何桥什么的。讨巧的后人会借故陪客、放炮、端茶倒水不出来。现今道士哭灵也与时俱进了,哭诉等都是事先录好存在U盘理,插在音箱里即可播放。
我和堂弟在灵堂旁的房间里烤炭火,姑父的二媳陪着聊天,家长里短。表弟媳手有一双,嘴有一张,持家好手。一个家族需要有这么个能干的媳妇,能稳住家人,降服外人。
姑父是老爸的亲堂妹夫,比老爸大3岁。姑父旧社会曾是大妈娘家詹家的长工,解放后大妈作主,将自己的姑妹子嫁了过去,在“我是贫农我怕谁”的年代,这桩婚姻对成分高的詹家和我们黄家算是攀上了根正苗红了。大姑小姑还未成年父母病逝,跟着婶婶和嫂子过日子,嫁谁是没有什么选择的。
大姑父是个干活的好把式,勤劳,不怕吃苦,粗茶淡饭有得吃,四儿一女遗传了姑父的基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老表们跟着姑妈的娘家人做煤生易,办琉璃瓦厂、养猪场,特别是得到堂弟国荣和小姑家老表的帮衬,生易风生水起,这是老姑父最欣慰的。老姑父不识字,他有种非常朴素的思想,他说毛主席领导农民翻了身,邓小平带大家富起来,现在的政策真正好,每每跟人提起,姑父往往会吧几口烟,咪两口酒。姑妈去世有4年了,丧礼也办得风风光光。在姑父的孙辈中,不少人受到了高等教育,有的做生易,有的在银行,还有考上科技部的公务员,儿孙们出行有车,城里有房,平民的儿孙有这样,是个大幸福。
8点多随姑父的外孙女丹丹回城。丹跟我的儿子同岁,在市农行誓节营业部任主任。
告别时跟老表相约,待疫情过去,我们这些老表们聚一次。
到家洗个澡,更新博客。
11点休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