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省级行政区想法好、实行难
近日网上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的两会提案和博客文章《建议中国省份扩至五六十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bd4c1a0100glbp.html?tj=1),有媒体标题冠以“两会代表黄书元惊人提案”等字样,惊讶之状,溢于言表。
其实,若是略有一些文史知识,对此并不值得惊讶。
实际上,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都是不断变化的,国民党时期,省级行政单位就比现在多一些。比如东三省有一段时间(1946—1952年)是九个省,九个省分别是:辽宁省(治沈阳,包括今天的锦州、营口、鞍山、旅顺等地区)、安东省(治通化,包括今天的通化、丹东等地区)、辽北省(治辽源县,包括今天的四平地区和内蒙古通辽一部分)、吉林省(治吉林,基本相当于今天的吉林省大部,少东南部通化地区和东部延吉地区)松江省(治牡丹江,包括今天的牡丹江、延吉地区)、合江省(治佳木斯,辖1市17县)、嫩江省(治齐齐哈尔)、黑龙江省(治北安)、兴安省(治海拉尔,主要是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和少量黑龙江嫩江地区),当时东北的哈尔滨、沈阳、大连都是直辖市。
河北省当时分别是河北(治保定,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大部分)、热河(治承德,包括部分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地区、辽宁朝阳地区)、察哈尔三省(治张家口,包括部分今天的山西大同地区),四川分为四川、西康(治康定,包括部分今天的西藏)两个省。解放初期,河南、山东、河北交界的冀鲁豫地区曾经是平原省(治新乡,包括河南新乡、安阳、河北衡水、山东聊城、荷泽等)。后来,为了节省行政机构开支,减少省级政府官员,1952—1955年把这些省级行政单位减少、合并了。
秦始皇废分封而实行郡县制,全国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就是郡县两级,加上中央还有更下面的乡、村,一共是五级,这种五级行政(不计乡村也可以叫做三级)模式是非常合理的,不仅行政效率高,而且因为郡比省小不少,郡一级的行政人员也比后来的省少不少,纳税人的负担相对轻很多。之后经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国都是这样的地方行政模式,而且当时的地方州郡一级官员的地位和中央九卿(部长)的地位一样,地方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可以说,中国那一千多年的辉煌与当时的地方行政层级少有很大关系。
地方行政出问题是从宋代开始,宋代开始增加了地方行政层级,多了“路”这么一个东西,成为了之后一千多年的习惯模式,危害极大。现在很多不懂得历史的人总是赞美宋代,其实正是宋代开始把中国搞坏了,地方行政乱七八糟,行政效率大为降低,“弱宋”名副其实,有什么可赞美的?
自从宋代以后,中国的行政层级基本就变成:中央、路(道、行省、直辖市、自治区)、郡(州、府、地区、地级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县级市)、乡(镇、街)、行政村六级的模式,不算乡、村,也可以视为四级,行政层级比汉、唐时期多了路一级,行政层级多了,行政效率就会降低。
所以,自从六十年代开始,中央领导人(毛、周等)就曾经多次研究过如何减少行政层级,很多专家也有建议,多数人的意见是废除省一级行政机构,然后把地区一级行政机构进行合并,全国变成大约100个上下的地区(州、直辖市、自治州),下边直接管县,实际就是恢复秦、汉、唐时代的行政层级。从中央到县一级,中间只隔着一个相当于秦始皇郡县制的郡一级,至于这个级别叫做什么名字,有赞成叫做省的,也有主张叫做市的,还有主张省、市、州、自治区并称的。
八十年代以后,这种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但是此举牵动太大,涉及的方方面面利益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十三亿还多,稍有一点变化都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领导人都很难下决心。
比如某同学一直觉得自己原籍是河北人,突然你不是河北人了,你变成察哈尔人了,你能接受吗?
比如某同学一直以自己为山东人(鲁西南的山东人),突然你变成青州人了,或者豫州人了,或者稷下人了,甚至于徐州人了,你肯定晕菜!
比如别管怎么划分,把省划小容易,但是变成小省了,省会放在哪个城市,不仅人脑袋要打成狗脑袋,为了争省会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就不知道有多少。
很多事情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大道理好讲,但是别涉及个人利益,一旦涉及个人利益,那就叫做:屁股决定脑袋。
黄社长提出的提案并不是一个新创意,而且他说把省分为五六十个也并没有到位。两汉吏治行政,永为后世称美,两汉的郡数量,就是100个左右,为什么不分为100个左右或者150个左右呢?当时汉朝的交通、通讯远没有今天便利,但是经过实践,100个左右就是合理的,就是行政效率最高的。到唐代分成了358个,又太多了些,宋代更不合理,数量更多,有四百多个。黄社长可能是看到美国分为了50个州,想模仿美国,但是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所以不能模仿美国,应该模仿汉代,那样的话,我们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就可以从现在的平均四、五千万人口,缩减到一、两千万人口,大致都差不多相当于京、津、沪的现有人口,行政管理效率肯定明显提高,省级行政人员数量也能够大幅度减少,县一级的利益也好保证。
但是,好办法却肯定不好执行,各种利益争斗在所难免。
注:本文本来没有写的打算,但是前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上就此话题写了一个跟帖,提交后发现错误,可是跟帖不能修改,只好在自己的博客上修改发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