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笔荟萃》第二卷散文卷作品:童年时难忘的美好回忆

(2015-06-26 14:36:08)
标签:

育儿

情感

教育

文化

 

《文笔荟萃》第二卷散文卷作品:童年时难忘的美好回忆

童年时难忘的美好回忆

关振海

 

在我略显残破的记忆里,耳畔还回荡着“梁效”们声嘶力竭的批判文章;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总统尼克松访华不久,中央电视台即引进了我国第一部带给一代人美好回忆的美国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那时候国人刚刚听说过还不了解电视,我们大杂院里只邻居家有一台九寸黑白电视,那个年代文化生活匮乏,当时感觉太新奇了,非常轰动。
       围坐在电视机前里圈是孩子,外圈是大人,连屋外露天都站满了人,大家看得是津津有味儿,印象里也只有央视一个频道,每晚只播到十点。这么少的时间里,《大西洋底来的人》竟然每周一集,陪伴观众接近大半年时间,让人们初步领略了电视文化的快感,收视效果可真是万人空巷,可见它当年的热播情景了。记得麦克戴的“蛤蟆镜”即太阳镜、喇叭腿裤就是从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
       《大西洋底来的人》就其主题而言,到今天也不过时。在中国,它一直被视为宣传科学的作品,其实它很有“后现代”的风格。影片中,图谋毁灭人类,去建造“理想世界”的疯子就不止一个。在当时只懂得阶级斗争的国人眼前,这类角色堪称石破天惊。影片中虽然处处都有准确的科学术语,逼真的科研细节,但更为深入的,则是担忧人类凭借科学技术进行无限扩张。
     “你想吃一块牛肉,就要杀一头牛;你想要一根牙签,就要砍一颗树”。对于当时只能按“定量”吃饭,渴望“征服大自然”的贫寒国人来说,影片中米勒这段台词很难被理解,但如果今天再听到,感受绝对不同。片中不少情节都是讲研究院的科学家如何设法避免掠夺式开发。
       而麦克·哈里斯生长在大海,“海是我的家”,与自然环境“天人合一”。麦克·哈里斯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和他谈谈”。而他“谈”的对象,包括同事、路人、敌人、外星人、机器人、海洋生物……五花八门。沟通、理解、与人为善,既是麦克的性格,也是片子的主题。甚至,当有人要置他于死地时,只要能够逃生,他从不报复对方,这种没有烟火气的性格,对于刚刚松驰了“阶级斗争这根弦”的国人来说,是一副很好的清醒剂。
      对于一部真正的科幻作品来说,它要关心的是科学,而科学属于全人类。
       而麦克·哈里斯生长在大海,“海是我的家”,与自然环境“天人合一”。麦克·哈里斯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和他谈谈”。而他“谈”的对象,包括同事、路人、敌人、外星人、机器人、海洋生物……五花八门。沟通、理解、与人为善,既是麦克的性格,也是片子的主题。甚至,当有人要置他于死地时,只要能够逃生,他从不报复对方,这种没有烟气的性格,对于刚刚松驰了“阶级斗争这根弦”的国人来说,是一副很好的清醒剂。

对于一部真正的科幻作品来说,它要关心的是科学,而科学属于全人类。

在这个大主题面前,当时围坐在电视机前天真无邪的小观众们很容易的用孩子般的纯真观察成人世界。虽然和大千世界相比,成人并不比孩子多懂多少。但人到了成年,总不免失去提问的习惯,而习惯于回答问题。所以,从头到尾不断提问的麦克,在当时仅10岁左右的笔者眼里,更象是一位大哥哥。

《大西洋底来的人》拥有全方面的魅力,甚至包括音乐。虽然没有今天的音响技术,许多年后,再听那熟悉的主题曲,仍然能勾起笔者无尽的遐想。
     《大西洋底来的人》绝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电视剧,更是一个时代降临的小小标志。它告诉人们,梦想自有其价值。它告诉当时的中国人,什么是科学、未来、世界!从那时起,中国和中国人在这条路上走到今天从未回过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