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秋之交气候十分异常,除了不断袭来的台风之外(最近又有两个强台风同时夹击着不慌不忙地朝着岛国“走”来),延长了的酷暑高温气候让人十分难过,而虫虫们却得天独厚地十分“好过”。
都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可今年因“秋老虎”久驻不散,蚂蚱们似乎越蹦跶越活分儿。这不,每到园子浇水拔草,都会感觉到脚下蹦来蹦去的绿色小虫子们,煞是活跃。因它们跳得太快,往往捕捉不到其真面目,幸运的是常遇个别傻傻笨笨者,趴在花草上不动,这才得以有机会咔嚓下来。

有落着水滴的红艳艳的花儿作伴,小蚂蚱醉生梦死……
只有好机子才能拍出如此清晰的pp,服了!小蚂蚱貌似在仰天长啸----感谢今年延长了我们生命的秋老虎!
绿叶上散步----任逍遥!
以上pp均由家中来客(lg的兄长)手持长枪短炮拍成,与俺的小傻pp不可同日而语,羡慕加嫉妒啊
!
原以为凌霄花苞上挤满小蚂蚁是因为这花苞太甜了招蚂蚁呢,经查方知蚂蚁爬上去是要去吃蚜虫的排泄物,说明花里有蚜虫,早知如此就该喷些杀虫剂的,可怜这些花花们在忍受了虫子的侵扰之后还开出了艳丽的花儿来,感谢这些坚强的凌霄花!明年一定注意除虫!

小蝶恋小花
酢酱灰蝶(学名Zizeeria maha),日文称ヤマトシジミ(大和小灰蝶)。

又见蜘蛛,正守网待虫呢。

布下天罗地网,只等猎物们乖乖送上门来!

丝瓜花总会吸引不少蚂蚁光顾。
这小小的“采花大盗”落在美丽的射干花上,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直纹稻弄蝶(学名Pararaguttata
Bremeret
Grey,日文イチモンジセセリ),鳞翅目弄蝶科属,以幼虫取食稻叶。取食时,吐丝将稻叶缀合成苞,故俗称稻苞虫。(摘自百度) 
丝瓜叶上常见此类不起眼、不漂亮但生存能力极强的小蝶。

最有特色的该是那双黑黑大大的眼睛吧!

螳螂(mantis)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多为绿色。头呈三角形且能灵活转动,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摘自百度)
那日园中劳作之余,忽见工具柜上卧一巨大螳螂,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大一只----足有10公分左右长,它雄踞在打滑的工具柜上,纹丝不动,透着一股霸王气。

多年以前,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叫做螳螂,或先知者。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这个错误再大没有了!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摘自法布尔《昆虫记》)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摘自法布尔《昆虫记》)

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身材。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而它的这种身材和它这对武器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太大了,太明显了,真让人难以相信,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
如果说螳螂的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的话,那么它的小腿可以说是两排刀口的锯子。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上的锯齿和大腿上的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摘自法布尔《昆虫记》)

今天浇水时突然发现栀子花原本绿油油的叶子一夜的功夫成秃子了!再仔细一瞧,有两条大青虫子独霸着枝头!

瞧这肥肥的样子,一定是那些青叶提供的养分吧!俺忍住悲痛先咔嚓两张再处理吧。
可怜的栀子花叶,被吃了个精光。赶紧将俩祸害挪至远处杂草中放生,再往秃花枝上喷杀虫药,希望这花儿能够再生!
草丛中不乏如此残叶,命名为“夏痕”是否贴切?

夏天就要过去了,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闪过,一年中最丰满的季节在向我招手!
加载中,请稍候......